凱悅國際IPFS打著"區塊鏈革命"的旗號,在中國市場瘋狂收割后悄然跑路,留下一地雞毛。這出鬧劇背后,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在技術崇拜的時代,我們往往被華麗的概念所迷惑,忘記了最基本的商業邏輯。
IPFS技術本身并非騙局,它確實代表了分布式存儲的未來方向。但凱悅國際卻將這項技術異化為收割工具,精心設計了一場"技術拜物教"的儀式。他們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編織認知迷霧,用夸張的收益承諾刺激貪婪神經,最終讓眾多投資者在"害怕錯過"的心理驅使下,心甘情愿地跳入陷阱。這種將技術神圣化的操作手法,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的認知操控。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類騙局往往披著"國家支持"的外衣。凱悅國際在宣傳中刻意模糊與正規區塊鏈政策的界限,制造政府背書的假象。這種策略精準擊中了部分投資者對權威的盲從心理,使得騙局更具迷惑性。當技術崇拜與權威崇拜雙重疊加,普通人的判斷力很容易被徹底麻痹。
凱悅國際的跑路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在區塊鏈、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興概念不斷涌現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建立理性的技術認知框架:任何不能創造真實價值的技術應用,無論包裝多么華麗,最終都會露出龐氏騙局的本質。投資者應當記住,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創新,從來不需要靠拉人頭來實現價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