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掌沃云項目在一片喧囂中誕生,又在悄無聲息中死去。這個號稱要"顛覆傳統云計算"的項目,最終連"跑路"的機會都沒有獲得,就胎死腹中。這出荒誕劇折射出的,是當代創業生態中那些被過度包裝的泡沫,以及資本狂歡背后的人性迷失。
掌沃云的創始人曾是一位備受矚目的連續創業者。在項目啟動時,他精心編織了一個關于技術革命的故事: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架構、突破性的性能指標、革命性的商業模式。這些華麗辭藻像糖衣炮彈般擊中了投資者的心。然而剝開這層糖衣,內核卻是空洞的技術堆砌和無法落地的商業構想。這種"皇帝的新裝"式的創業表演,在創投圈并非孤例。
更為吊詭的是,這個項目甚至沒來得及上演"跑路"的戲碼。通常情況下,創業失敗會經歷一個從盛到衰的過程,而掌沃云卻在尚未完全展開時就戛然而止。這種"猝死"比"跑路"更令人唏噓,它連收割的機會都沒有,就像一場沒有觀眾的演出,演員自己先倒在了舞臺上。這反映出某些創業項目本質上是建立在沙土上的城堡,連收割韭菜的資格都不具備。
當代創業生態中,像掌沃云這樣的案例正在批量生產。資本催生的創業泡沫中,太多項目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創業者沉迷于編織故事而非創造價值,投資者追逐概念而非實質,整個系統陷入了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狂歡。掌沃云的猝死應該成為一個警示:當創業變成一場表演,當創新淪為一種話術,這個系統就已經病入膏肓。
我們需要回歸創業的本質——解決真實問題,創造實際價值。那些靠講故事生存的項目,終將如掌沃云一般,連"跑路"的機會都得不到,就默默消失在創業的洪流中。唯有真誠的創新,才能穿越周期的迷霧,抵達價值的彼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