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即將通過一項未實現資本利得稅法案。該提案將于7月1日獲得批準,屆時將適用于投資金額超過300萬澳元(200萬美元)的個人。根據該計劃,股票以及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將在2025-2026年期間被征稅。
分析師 Fred Krueger強調這代表著澳大利亞資本利得稅征收方式的重大轉變。此前,澳大利亞政府曾討論過這些想法,但從未成為法律。因此,這是澳大利亞稅收制度的一項里程碑式的變化。
有關的: 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對ACX前董事郭良提起民事處罰訴訟
澳大利亞新稅將影響比特幣和傳統資產收益
取得的進展比特幣2025年至2026年期間持有的比特幣將需納稅。尚未實現的收益將按15%的稅率征收資本利得稅。如果比特幣在此期間升值,持有者需要向政府繳納該收益的15%。目前,政府尚未明確稅收損失是否可以用于抵扣未來的稅款。
除了比特幣,這項稅收也適用于股票等傳統資產。戰略(MSTR)將被要求按照同樣的準則納稅。高凈值個人和資產管理者現在擔心這可能會損害其投資的穩定性。
行業領袖嚴厲批評未實現收益稅
行業領導者強烈反對這項稅收。Fundstrat Capital首席投資官Tom Lee表示,這項建議“極其糟糕”。他指出,對投資者尚未實現的收益征稅可能會限制投資,并阻礙市場增長。他的言論反映出投資者普遍認為這項稅收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決策,尤其是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下。
Ripple 首席技術官 David JoelKatz Schwartz 給出了更詳細的觀點。他表示,稅收政策的最終結果將取決于新稅收政策的具體安排。Schwartz著名的納稅人可以用其增值資產作為抵押,獲得貸款來繳納稅款。這可以為受稅收影響的人提供一些空間。
隨著截止日期臨近,關于該提案的討論也愈演愈烈。一些人認為征稅對于增加收入是必要的,但也有人擔心這可能會損害澳大利亞的投資環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