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市場中,Meme 最初以調侃和戲謔的形式出現,主要由社區推動,曾被視為一種情緒驅動的市場行為。隨著發展與普及,Meme 不再僅僅是笑話或玩笑,而是成為了今年加密市場中增長最快的板塊之一。近期,波場 TRON 生態 Meme 發射平臺 SunPump 引發了廣泛關注,進一步顯示了 Meme 賽道的火熱。本期 TRON 造知識局,就帶大家了解 Meme 爆發的背后有哪些動力。
BDC Consulting 數據顯示,自 2014 年 Meme 出現以來,其整體市值經歷了數次大幅波動。2021 年的牛市期間,Meme 板塊整體市值升至 300 億-600 億美元范圍。而后 2022 年的加密寒冬導致其市值跌至 170 億-210 億美元。但 2024 年開始,Meme 整體市值大幅回升 169% ,并于一季度重返 600 億美元的歷史高位。同時,每日新創建的 Meme 數量達到 4 萬到 5 萬不等,高峰期甚至可達 10 萬左右,體現了 Meme 市場在今年的爆發式增長。
而推動 Meme 爆發的背后則有多個重要因素。首先,今年市場上出現了一股反對風投(VC)主導的浪潮,這極大地改變了用戶的行為模式。2023 年,Ordinals 引發的小趨勢逐漸演變成一股強大的反 VC 浪潮。與高估值、低流通量的 VC Token 相比,Meme 憑借其靈活性和社區驅動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和資金流入。隨著大量 VC Token 的發行加劇市場的承接壓力,以及用戶對技術敘事的“免疫力”逐漸增強,市場風向發生了明顯轉變。Meme 憑借其全流通、分散性和去中心化等特性,在這種環境下脫穎而出。
社交媒體在 Meme 傳播中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X(原 Twitter)、TikTok 等平臺的巨大流量使得 Meme 迅速擴散,而價格波動往往與社交媒體上的熱度緊密相關,尤其像 Elon Musk 這樣的影響力人物提及相關話題時。例如,今年 5 月,游戲驛站軋空事件中的主要推動者基思·吉爾(Keith Gill)在 X 上發布的推文,僅 5 小時瀏覽量就突破 600 萬次,并帶動了相關 Meme 概念的一輪爆發。
社區的支持是 Meme 爆發的另一個關鍵因素。社區用戶不僅是支持者,更是推廣者,他們通過制造話題、分享梗圖等方式持續吸引新用戶的加入,并保持了社區的活躍氛圍。正是這種強大的社區凝聚力,使得一些 Meme 項目在短時間內更容易獲得廣泛的熱度和用戶參與。由此可見,Meme 的爆發更是社區文化的體現。
此外,Meme 相對較低的價格和門檻,以及獨特的趣味性也吸引了大量新手用戶。這些用戶往往被“暴富”故事或 Meme 自帶的特定理念所吸引,在情緒、共識、趣味及 Meme 超高波動性的交織中顯示出一種又愛又恨的復雜情感。而大量用戶的活躍參與也為 Meme 提供了流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 Meme 板塊的影響力和整體市值。
盡管 Meme 最初被認為缺乏實際價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開始出現。今年 5 月,特朗普宣布將接受包括狗狗幣和柴犬幣在內的加密貨幣作為競選捐款的一種形式。去年 10 月,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Honda)宣布允許使用柴犬幣等加密資產作為支付選項。此外,更多商家也已開始嘗試接受部分主流 Meme 作為支付方式。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Meme 市場也通常表現出更高的波動性和較短的生命周期。多數 Meme 在熱度達到頂峰后價格可能迅速回落。因此,理性參與顯得尤為重要,用戶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趨勢和輿論動態,以及時控制風險。
總體而言,Meme 的爆發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并受到市場情緒和炒作周期的影響。其火爆不僅反映了當前加密市場趨勢的變化,也展現了其在未來市場中的巨大潛力。隨著更多用戶、項目和平臺加入,Meme 市場未來有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