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重新定義了區塊鏈安全性。 再質押是一種機制,允許用戶將已質押的資產再次用于多個本站絡或應用程序,以提供額外的安全性。通過這種方式,用戶可以重復利用現有的質押資產,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和流動性,同時獲得額外的獎勵。 再質押堆棧是一個概念框架,系統地劃分了再質押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基礎本站絡、質押基礎設施、質押平臺、再質押基礎設施、再質押平臺和再質押應用程序。 再質押基礎設施提供了實現再質押的技術基礎,使已質押的資產能用于保護其他協議或網絡。在這一領域的知名項目包括以太坊的 EigenLayer、比特幣的 Babylon 和 Solana 的 Solayer。這些項目專注于確保流動性、增強安全性以及提升網絡的可擴展性。 再質押重新定義了區塊鏈安全性,并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生態系統。由于其能夠通過經濟安全性增強可擴展性和流動性,使其極具吸引力,盡管對再質押模型的風險和盈利能力仍有擔憂。 本系列的下一部分將探討再質押平臺和應用程序,它們對于再質押生態系統的潛在大規模采用至關重要。 截至 2024 年 9 月 28 日,由 EigenLayer 引領的再質押生態系統的總鎖定價值 (TVL) 約為 153 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加密借貸平臺 Aave 的 130 億美元 TVL,并且超過了領先的以太坊流動質押平臺 Lido 的 TVL (264.8 億美元) 的一半。這突顯了再質押生態系統的顯著增長。 鑒于此,你可能會想知道什么是再質押,它為何吸引了加密持有者的興趣并推動了如此增長。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這個兩部分的系列將解釋什么是再質押,從哪個角度看待不斷擴大的再質押生態系統,以及其中的有趣項目。 本系列將從再質押的概述開始,定義圍繞強大再質押基礎設施的再質押堆棧,并探索分類為再質押基礎設施的項目及其獨特特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