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得益于負債端壽險新業務價值高增長和產險綜合成本率下降,以及資產端權益投資占比提升帶來豐厚收益,A股五大上市險企整體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合計凈利潤超1780億元,同比增長3.7%。
展望未來,市場人士認為,險企負債端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銷售占比將繼續提升,資產端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有望受益于資本市場改善,資產負債兩端共振向好將夯實險企全年業績“安全墊”。
多因素推動產壽險業務品質改善
**平安、**人壽、**太保、**人保、新華保險上半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680億元、409億元、279億元、265億元和148億元,合計約1782億元,同比增長約3.7%。
負債端來看,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保險業務穩中有進,在預定利率調整、營銷體制改革等行業轉型推動下,業務品質普遍提升。
上市險企人身險業務新業務價值普遍明顯提升。例如,**人壽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實現快速增長,較2024年同期重述結果提升20.3%,達285.46億元;**平安的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9.8%,新業務價值率(按標準保費同比上升9.0個百分點;人保壽險新業務價值率可比口徑下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期交業務新業務價值率可比口徑下同比提升7.1個百分點;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58.4%;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2.3%。
剖析新業務價值提升的推動因素,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表示:一是公司主動優化業務結構,壓縮躉交高成本業務規模,同時注重期交業務發展,上半年首年期交規模保費同比增長25.5%;二是下調產品預定利率,嚴格落實“報行合一”,壓降費用成本,推動產品新業務價值率提升。
財產險業務則表現為綜合成本率普遍下降,承保利潤持續改善。上半年,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5.3%,創近十年同期**水平;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5.2%,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太保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6.3%,較去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
上半年大災帶來的保險損失減少是行業綜合成本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人保財險總裁于澤表示,上半年,公司累計受大災損失凈額25.1億元,同比下降38.3%,合計**綜合賠付率1個百分點。此外,非車險“報行合一”正在行業緊鑼密鼓地推進,預計落地后將對綜合成本率改善大幅改變。
權益投資比例提升
資產端來看,上半年上市險企繼續保持大類資產穩健配置,并提升權益投資比例,有效改善了投資收益。
截至上半年末,**人壽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累計出資350億元。上半年,公司實現凈投資收益率2.78%、總投資收益率3.29%。**平安上半年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人保上半年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1%,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去年以來,**人壽堅定看好權益投資市場機會,加大了投資力度。”**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說,公司將積極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持續優化權益配置結構,**關注新質生產力和優質高股息股票配置,不斷提升權益配置的穩健性和長期回報的潛力。
**人保副總裁才智偉表示,上半年,公司加大了資金入市力度,穩步提升A股投資資產規模和占比。截至6月末,集團A股投資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26.1%,在總投資資產占比提升了1.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投資者對A股市場信心不斷回暖,**資本市場當前估值水平仍處于合理區間。”**平安總經理兼聯席**執行官謝永林表示,險資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公司將適當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
業內人士表示,負債端加速分紅險轉型、資產端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這仍將是上市險企全年業績改善的主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