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順利召開,新的“深化改革”徐徐展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實干的意識、巧干的思路、苦干的信念”,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當好全面深化改革接棒人,青年干部要樹立“實干”意識。立足于實,關鍵在干。“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之一,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層工作直面人民群眾、最接地氣,都是實際的工作,全是具體的事情,弄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實實在在干。所以,青年干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努力把“實”牢牢記在心里,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要出發,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
當好全面深化改革接棒人,青年干部要做到“苦干”當頭。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勇毅自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扛起全面改革的時代重任。回望之前,在脫貧路上,劉雙燕扎根鄉村,8年芳華沖在基層一線;在科研路上,黃旭華深藏功名、荒島探索,為我國核潛艇事業貢獻一生精力。廣大青年干部要以榜樣領航,深入一線、田間地頭,了解基層群眾的所思所盼,主動發現困難、積極解決問題,不懼艱難,為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越來越幸福貢獻青春力量。
當好全面深化改革接棒人,青年干部要找到“巧干”路徑。巧干并非投機取巧,而是講究方式方法、順應事物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在這個時機制勝的時代中,青年干部要善于打破思維定式,勇于突破狹隘視野,才能為改革“蓄力”,闖出發展新路。并且勇于跳出“舒適區”,借鑒前人經驗而不盲目跟隨“老路”,在工作中找規律、想辦法,在流程上簡化、優化,在細節處嚴謹、提升,善于用新的舉措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積極展現青年干部先鋒者、探路人的擔當作為。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接棒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