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旅游行業的品牌引領者和標準制定者、中國旅行社協會會長單位、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全國旅游服務質量標桿單位,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的業績,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青旅)可以基本代表這個行業近年來的生存現狀和未來趨勢。
中青旅在景區運營、整合營銷、觀光度假、旅游管理、酒店運營、旅游客運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旗下擁有中青旅、烏鎮、古北水鎮、傲游網、中青旅、山水時尚酒店、遙悅、中青旅聯科、中青旅博匯等一系列知名企業和商業品牌。
2022年上半年,中青旅最大的業務是“IT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占比69.2%;其次是“整合營銷服務”、“景區管理及房地產銷售”、“酒店業務”和“旅游產品服務”等,這些業務合計占比約30%。“IT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不是疫情期間開發的應急產品,而是他們現有的業務。
例如,疫情前的2019年,“IT產品銷售和技術服務”是中青旅的第二大業務,而當時最大的業務是“旅游產品服務”。事實上,變化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原來的核心業務受到了嚴重影響。好在,特殊時期,還有這個“備胎”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疫情之前,中青旅營收突破百億后,增長不再太快,平均僅在10%多一點。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健康、穩定的。然而,疫情突然來襲,2020年營收腰斬。 2021年有所恢復,但距離峰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2年前三季度又出現了22.7%的下滑,預計全年也不會好多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2023年。
疫情前的2019年,中青旅凈利潤同比下降,這意味著行業已經進入穩定期,或者至少已經過了快速發展期。疫情之下,收入減半,虧損在所難免。損失金額相對較低,至少無論是金額還是比例都比航空公司低得多。
毛利率持續下降。這并不是疫情期間降價促銷造成的,因為疫情之下,即使有促銷,封城的顧客也來不來,但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暫時主打產品“IT產品銷售”“技術服務”毛利率較低,整體毛利率當然不高。
疫情前的股本回報率在10%左右。作為國有企業,一般不太重視股本回報率指標。有這樣的表現也算不錯了。雖然疫情期間為負值,但其絕對值并不高,對凈資產的侵蝕有限。
除了毛利率下降導致營業成本占收入比例上升外,期間費用比例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也被迫增加。但期內費用占比增幅有限。必須說,旅游業的員工收入與銷售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強的,至少比制造業強很多。換句話說,員工和其他相關行業從業者也承受著公司業務遭受相當大的損失和收入下降的壓力,這樣公司就會顯得壓力較小。
2022年前三季度,費用占收入的比例仍低于2020年。也就是說,中青旅在反應之后,進一步采取了相關措施,期間繼續壓縮費用,以應對后續經營環境不明朗的情況。
除2022年前三季度外,中青旅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均為凈流入,這方面的業績甚至在2021年創下了新紀錄。雖然疫情期間固定資產投資活動有所下降,但并無計劃停止。
與首旅酒店不同,中青旅雖然也是通過租賃方式發展,但大多依靠自有投資來發展。由此看來,他們對疫情過后的業績增長依然充滿信心。當然,有可能有些項目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排定甚至開工了,不繼續硬著頭皮就不行了。
疫情之下,中青旅的長期和短期償債能力均有所下降。雖然損失金額不大,但固定資產投資等影響的累積,對其原本不太保守的財務策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流動資產主要構成為應收賬款、存貨、貨幣資金和預付款項,質量不高。流動負債主要為剛性付息負債。只能說,對于這類央企來說,這個帶息債務不會成為問題。
由于他們有產品在售,因此與其他幾家領先的旅游上市公司相比,他們的庫存相對較高。近年來,存貨數量和存貨與流動資產的比率持續下降。是因為產品賣得好嗎?您必須再次查看當前余額。
應收賬款并沒有大幅增加,這說明向客戶推大量庫存的可能性并不高,產品確實要算“熱銷產品”。但應付賬款正在減少,尤其是疫情之后,這就需要人工儲備現金資產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當業務萎縮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滾動余額”通常會被消除。破產了,需要額外的資金來償還債務。
中青旅對于疫情和新增投資的態度比較直接。主要依靠有息負債融資。雖然其帶息負債絕對余額不大,但對于旅游企業來說,總資產規模并不大。在這種情況下,有息負債的比例不會低。
上次有朋友說,他們經營景區,和我們化工一樣,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我不相信。其實看了幾家旅游公司的情況,我覺得他們確實不能算是輕資產公司。
免責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旅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