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盈客旅游創下了旅游企業的新紀錄。
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年初,盈客旅游單日新增營業部達910多個;截至目前,盈客旅游擁有160多家分公司、9000多個銷售部——據了解,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已經占據了整個旅行社門店市場的1/3。
注:盈客旅游于2016年初開始拓展業務部門(以上數據來源于公開報道及盈客旅游)。
事實上,作為一家跨界旅游行業的公司,觀察人士對盈客旅游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認為盈客旅游不靠譜,試圖變相“圈錢”;有的認為盈客旅游不靠譜,想變相“圈錢”;有的認為盈客旅游不靠譜,試圖變相“圈錢”。有的看重盈科背后的資源,期待后續發展;有的則看重盈科背后的資源。與品牌合作后,有人選擇“中途離開”,也有人愿意繼續和盈科玩下去。
盈客旅游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他們的經營方式有何“獨特”之處?
以“寬松”的步伐跑步
直觀上,盈客的架構比普通旅游公司復雜得多。
盈科旅游渠道運營中心總監石博斯向TBO介紹,盈科生態系統本身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盈科律師事務所,二是盈科金融,三是盈科全球控股。 “盈科旅游隸屬于盈科全球控股,與留學、咖啡、酒業、地產、影視傳媒等產業共同構成了盈科生態圈內的一個產業。”
據介紹,盈科旅游旗下擁有盈科美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景區管理公司、酒店管理公司、演藝集團公司、產業基金公司5家旅游公司。
現在回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盈科旅游為何能夠快速吸納銷售部門?這與盈科復雜的企業背景有關系嗎?
據了解,目前旅行社門店不僅受到線上沖擊,還面臨客群老齡化、低價競爭、成本高等問題,可以說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而盈客旅游目前的加盟政策是“不向營業部收取加盟費、發票稅、押金和平臺使用費”,這對于很多店家來說自然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商家老板李大康(化名)坦言,免除這些費用后,店里會感覺輕松很多。他介紹,不少旅行社規定加盟后,每年需要繳納數萬元的管理費,門店本身還要承擔發票稅、營業稅等各種費用,壓力很大。
“降費后,我每個月或許可以節省5000元到1萬元,甚至2萬元,相當于每年多賺20萬元,現在賣一個產品可能只賺200元。如何?”我需要賣多少產品才能賺20萬?
加盟政策的利好,自然讓不少同行選擇“東山再起”(指將A品牌店轉讓給加盟品牌B)。不過,盈科旅游營業部數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或許還不止于此。
某加盟店負責人高育良(化名)表示,他看重的是盈科后期可能會提供“共享資源”,比如教育、醫療、留學、移民等等?!拔覀兊匿N售部有很多老客戶,相應的產品可能會放大他們的消費需求?!?/p>
在高育良眼中,盈客旅游其實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旅游公司。在他看來,盈科80%的資源都屬于旅游領域以外的領域;而施波斯還表示,盈科目前正在利用自身資源開發出國體檢、游學等高收益的自營產品,未來將在盈科平臺上線。采購由各地分公司、銷售部進行。
不過,高育良坦言,平臺能否提供更多實惠,還有待“一步一步”觀察。這似乎代表了某種信任與懷疑的混合。一個典型的表現是,高育良雖然加入了盈客,但目前對盈客旅游平臺上的產品和價格不太關心。
“盈客無非就是一個渠道,如果有好的產品,我就會采購;如果產品、業務流程或者福利不適合我,我也會從其他批發商、或者攜程等渠道采購,這確實不算盈科旅游的營業額?!备哂几嬖VTBO。
此外,盈客旅游的所謂分支機構也可以保持“獨立”。據了解,他們的地區分支機構一般都是在當地經營7-8年以上的獨立法人實體。 “分公司的負責人也可能是一家旅行社的總經理,與盈客合作后,不用取消原來的旅行社,仍然可以做相關業務。”史博斯說道。
好處可能還不止于此。 “比如,他以前是同行業的批發商,加入盈科后,同行就會選擇‘東山再起’,成為盈科的銷售部?!绷硗猓品止究梢赃x擇代理其他產品。比如銷售部門有好的單線產品,分公司可以協助他們把產品放到平臺上,然后進行銷售。
總體而言,盈科快速增長的市場存在諸多“松動”特征。然而,聚集這樣的“無組織的沙子”對于加盟商和盈客旅游本身有什么價值呢?
奇怪的舉動還是危險的舉動?
“盈客旅游的體制與傳統旅行社不同,否則不可能發展得這么快?!笔凡┧贡硎?,這得益于他們的商業伙伴制度:每一個合作伙伴,比如分公司、銷售部門、供應商,都屬于盈客旅游的商業伙伴。 “我們有一系列方式來調動合作伙伴的積極性,實現各方共贏,比如股權共享。”
石博斯告訴TBO,每位合伙人都有認購股權的權利:可以按照目前每股1.1元的價格自愿認購,最低認購價為5.5萬元,3年后公司上市后進行分紅-5年——目前常見的情況是分公司會采購30萬或60萬元,而營業部往往會采購5萬-20萬元。
由此看來,通過前期快速擴大營業部數量,盈客旅游或許獲得了一筆資金,在資本層面有了更多的講故事的空間;同時,他們為加盟商描繪了一幅充滿希望的商業藍圖。 ,最終希望能在資本市場實現——而“商業伙伴”現在就可以花真金白銀買一張通往輝煌未來的船票。
“我之前認購過他們的股權。”高育良表示,4月15日,盈科的最低購買金額上調至5萬,未來可能還會更高。 “我跟他們簽了合同,不到一年,公司上市之前,我們就可以獲得收入,年化收入8%-10%。這是第一輪,但后續可能會少一些”。
這似乎解決了關鍵問題:如果盈科旅游長期不上市,那些購買“船票”的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答案很簡單:只要考慮財務管理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盈科提出的認購股份年化回報率遠高于市場上一般理財產品的回報——例如,根據融360統計,3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平均年化回報率為4.13%。
對此,企業主齊同偉(化名)質疑,“年化收入這么高,怎么保證這筆錢不用來理財、放貸、擴張?或許大家前期投入的錢是為后來加入的人提供支持,良性循環還好,但效果不好那就大不了,你看到的是利潤,你要的是一旦資本。鏈條斷了,你一毛錢也拿不到?!?/p>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旅游業大肆吸納資金,最終倒閉的情況并不少見。例如,去年以天天旅交會為代表的B2B平臺就經歷了一波銀行擠兌。災難發生后,不少業內人士對這種套路都變得十分謹慎。
對此,史密斯也向TBO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據我了解,這筆錢并沒有用于理財、借貸、投資或者其他用途,而且都是合作伙伴自愿認購的。而且,傳統旅行社沒有那么高的股權意識,很多人還等待和觀察?!?/p>
據了解,今年盈客旅游還在合作伙伴的基礎上推行“項目制”方式:分公司合作伙伴可以通過參與項目來盈利。例如,在一個包船項目中,公司可能投資60%,分公司可能投資40%。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業內人士已經擔心盈科是否想用一半本金租船,讓分公司和銷售部門負責銷售并承擔風險?對此,施博斯表示,盈科總部還將調動自有媒體資源進行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和銷售,包括利用自媒體等營銷方式。最終利潤按比例分成,風險共擔。
動作再華麗,首先要做好馬步
一個關鍵問題是盈客旅游的玩法必須建立在加盟商對公司的信心之上。而盈科有能力保持這種信心嗎?
據相關報道,盈客旅游預計2017年實現60億的營業額目標,并計劃在3-5年內登陸資本市場,預計市值不低于120億。
“公司前期投入很大?!笔凡┧贡硎荆麄兺顿Y一家分店至少35萬,對售樓部有優惠的加盟政策,并提供裝修補貼,以及全國品牌推廣等費用;此外,公司目前注冊資本已達3億,全部為公司早期投資。
據他介紹,盈客旅游目前的盈利點主要來自于:包船等大型項目;日常業務收入; “但帶領所有合作伙伴分享資本收益是我們的長期目標?!?/p>
此外,盈客旅游目前的想法是,快速增加銷售部門的數量,利用“集中采購能力”帶動與批發商、資源方的合作,換取議價空間,增加盈客旅游平臺的產品,提高場內成交額。同一時間。
不過,這種“集體采購獲取低價”的沖動想法是否真的可行,還存在一個問號。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有很多OTA批發商供貨,他們開出的價格已經很低了。利潤在100-200元的批發商很難再降價;而且分銷渠道太多?!本皡^和酒店,很難賺到很多錢?!焙玫膬r格是不現實的。 ”
據了解,盈客的分公司和銷售部門主要專注于國內周邊游或跟團游,這部分的資源采購確實非常透明和有競爭力;另外,盈客自營的旅行社主要經營出境游,這里或許還有更多想象空間。
“比如你派一個高質量的團隊去俄羅斯或者北歐,受眾大多是盈科律師事務所每年定期服務的10萬企業客戶,他們都是高凈值客戶,所以我們的產品性價比很高”注重優質服務?!笔凡ㄋ垢嬖VTBO。
另一方面,盈客旅游也在嘗試增加現有合作伙伴的粘性,比如搭建平臺、提供相關系統,希望能讓分公司、銷售部門、批發商等在平臺上完成交易——但真的是這樣嗎?和《天天旅行》類似?什么樣的“約會”風險?對此,盈科旅游表示,已與民生銀行合作,通過第三方賬戶銀行系統進行交易,確保資金安全。
當然,盈客旅游的整套設想落地時將面臨多重考驗。例如,盈客旅游雖然對合作伙伴有各種優惠政策,但部分門店出于多方面考慮終止了與盈客的合作;同時,與眾多老牌旅行社品牌相比,盈客旅游在C端的影響力仍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認為,盈客旅游目前的目標是快速提升各地區的銷售額,而不是追求利潤。這意味著,如果映客旅游后期改變相關加盟政策,他們可能需要推出更多項目或自營產品。
施博斯表示,公司現有的特許經營政策能持續多久,將根據市場和發展情況來決定。但他們計劃推出更多優質自營產品,比如出國體檢、游學等產品。然而,它仍處于研究和開發階段。
總體來看,盈客旅游確實推出了“骨架化”的經營策略。盡管其效果和風險還有待時間驗證,但引起了行業觀察人士的廣泛興趣。
湖北風之智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劉偉表示,旅游業充滿了煩惱,但大家都不愿意創新。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盈客只起到了部分刺激作用,也可能是對行業的一種貢獻——尤其是在旅行社被動營銷、被動做產品、被動議價、甚至跟風購買剩余產品的當下。
TBO將持續關注盈客旅游的未來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