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元年。省文化和旅游廳在節前專門開展了“文化旅游惠民”活動,組織安排了數百場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文化展覽、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及數百個旅游景點的門票優惠等。全省各地積極響應,開展各類新年祝福、民俗節慶和文體活動,提供民俗季節性文化旅游產品,提升春節風味,豐富群眾節日生活。春節假期,全省文化旅游市場供需雙旺,實現“開門紅”。春節假期旅游經濟呈現游客總數、旅游總收入、過夜游客“三增”特征。據統計,春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2638.68萬人次,增長16.4%。旅游總收入211.57億元,增長22.8%。過夜旅游人數598.01萬人次,增長20.5%。全省旅游市場安全文明有序,未發生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訴。
一、全省文旅度假市場特點
(一)旅游品牌魅力綻放,度假旅游持續火爆。 2月1日,農歷新年將至,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廈門市榮譽市民、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偉廉的回信中提到“廈門是個好地方”“有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廈門兩高”贏得了新的聲譽。攜程網2019年春節旅游趨勢預測報告中,廈門為春節期間國內旅游十大熱門旅游目的地、春節酒店預訂十大目的地、“逆向春運”十大熱門城市。福州閩江兩岸夜間燈光秀四次亮相央視《新聞聯播》和新聞頻道《年復一年》,驚艷全國,以璀璨夜色迎接新年,魅力盡顯“福州,幸福城市”;福州永泰登山步道自行車騎行路線被列入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的2019年春節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路線。 “2019年京劇春節聯歡晚會”泉州分站精彩上演。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閩南民間歌舞、南少林武術等齊齊亮相,充分展現“戲巢”特色,進一步提升“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城市福建省農村春晚分會場大田縣、武平縣的《客家春晨》節目在全國觀眾面前進行了獨家采訪報道,大大提升了農村春晚的魅力。 “新鮮福建”和旅游品牌在全省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游客來閩旅游過年。
(二)文化體育活動多方面突出,文化與旅游融合相得益彰。春節期間,各地舉辦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覽、非物質文化表演和傳統民俗活動,為千家萬戶送上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年包。其中,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各地聯合開展“出行祝福滿滿,百處景點齊送祝福”活動。全省博物館舉辦數百場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傳遞濃濃的年味。福州市博物館推出“福地福地——平南更都文化博物館福文化藏品展”和“南臺往事——近代福州歷史記憶藏品展”等精品展覽,累計接待參觀人數約13.3萬人次;中國閩臺婚姻博物館推出“青銅之路——寧夏固原春秋戰國北方青銅文化特展”7天接待觀眾8.83萬人次,增長86.7%;龍巖市博物館舉辦“閩西原中央蘇區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廈門紅點設計博物館舉辦2019年首屆“預見未來”特展,唐人街舉辦“敦煌歡樂歲月”敦煌文化新年巡演,故宮鼓浪嶼外國文化中心舉辦“敦煌歡樂歲月”敦煌文化新年巡展《繁榮鐘聲》鐘表展等
省藝術團安排了很多演出,各地也組織了相應的迎新年、慶節日的演出,比如“我們的中國夢”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福建京劇院推出《中華文化》經典京劇選段專場演出,福建省雜技團推出《人民大舞臺》專場雜技演出,莆仙戲、梨園戲、高家戲在各地上演。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門舉辦“福建書香過年”等系列春節活動和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其中“共讀中華經典,喜迎傳統新年”、“書在福建過年”、“新桃換舊符”活動等,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舉辦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展示活動。 “百豬送福——海海新年傳統工藝展”等文物展覽和表演。福建博物院舉辦“華僑旗幟、民族榮耀——百國百僑百物展”和“現代中國畫大師齊白石作品展”。
(三)民間節日豐富多彩,節慶旅游氛圍濃厚。春節期間,各地廣泛開展各種民俗節日活動。除了聯歡晚會、廟會、祈福迎新、猜燈謎、走街串巷等傳統春節活動外,還有各景區推出的旅游節慶活動。豐富多彩的節日和新年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福州三坊七巷推出了“醉美坊巷·迎新春”等一系列新年活動、新年街、民間拜年吉祥踏街儀式、新年祝福聚會、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各類新年民俗表演。古街舉辦2019年迎新馬尾造船文化旅游節;平潭海壇古城舉辦第五屆新年兩岸民俗文化旅游節,推出全球首個實景塔秀、首個沉浸式5D風光秀《巔峰震撼》,結合火鋼龍等傳統活動、燈會、年貨美食節、年貨集市等為游客營造了濃濃的春節氛圍;泉州呈現“滿福游·滿福”系列活動泉州新年“菜單”,推出多項文旅活動,金魚巷打造了一場原汁原味、精彩紛呈的“非遺”盛宴,推出籠子等表演吹、南音、提線木偶;南平和平古鎮舉辦首屆春節民俗文化節;龍巖永定土樓風景區推出新年土樓“偉”、客家婚禮表演、木偶戲、十番音樂表演、土樓藝術團專場演出;寧德壽寧縣三豐寺開展為期7天的“藥師佛祈福法會”活動;三明泰寧鎮除夕活動拉開帷幕,龍燈、花燈、非遺豆腐宴、糯米糕、正宗土豬肉,游客在泰寧吃、玩、游,將春節活動推向高潮。高潮; 2019海峽兩岸春節煙花晚會在廈門環島路黃厝海灘舉行;漳州南京土樓風景區推出“土樓慶年,南京走吧”新年活動,舉辦系列土樓民俗體驗活動,讓各界游客近距離體驗土樓客家本土年味;莆田南少林禪武文化旅游節于正月初二正式啟動。舞臺劇《禪武南少林》演出、千人齋品鑒等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春節期間,景區接待游客10.06萬人次,增長19.5%。
(四)景區優惠惠民,游客旅游熱情高漲。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門聯合開展“‘滿福游、滿福’、百個景區送‘祝福’”活動。 137家旅游景區發布相關門票優惠,優惠力度強勁。福州森林公園、莆田工藝城、邵武天城峽等景區實行免費或半價門票等優惠政策,各地旅游公司、星級酒店推出大幅折扣和促銷措施。泉州推出以“打卡經典,探索古城”為主題的海絲泉州“古城自由行”;廈門7家A級景區取消門票或降低門票價格,旅游年卡、戶外運動卡適用范圍從13個景區擴大到18個,受到市民和游客歡迎,市民數量辦卡游客大幅增加。古龍江文化園、同安谷、大嶝戰場觀光園等景區還推出了體驗贈品、免費祝福語、免費觀看民俗表演等多項優惠活動;福州東湖VR小鎮推出年夜飯50%優惠,永泰奧萊堡海洋世界推出春節期間省內及永泰居民專屬門票優惠政策,臺灣同胞“一家人回家鄉過年” “慶新年”等專屬優惠活動,吸引眾多親子家庭;南平武夷山主景區為武夷山市民推出“景區門票免費、觀光車10元”1個月大優惠政策,極地海洋公園推出“分享照片轉發”贏大紅包”活動。受益于景區免費入場、門票價格下調等多項福利,市民和游客旅游熱情高漲,有力推動了各景區游客量持續增長。
(五)特色產品煥新,新興業態備受青睞。時尚創新的旅游新業態快速發展。游輪、游艇、醫療保健等旅游方式受到了游客的關注和青睞。作為福建省最大的房車露營地、龍巖首家房車露營地,長汀三洲濕地公園布朗旅行房車露營地已成為春節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永定土樓景區推出“我在永定土樓過年”線下活動、第二屆永定土樓抖音挑戰賽“遇見土樓·抖精彩”線下活動、新年土樓“圍”、客家婚禮表演、木偶戲、十番音樂表演、土樓藝術團專場演出。桃源洞景區創新推出“抖音”互動活動,利用平臺優勢和節日節點為景區造勢,參與活動的游客絡繹不絕。福鼎太姥山景區“維亞拉達”項目試運營,赤溪景區玻璃棧道以全新體驗方式重新向公眾開放,引起游客高度關注。除夕至元宵節,廈門郵輪母港集團攜手歌詩達“新浪漫”號、明星“處女座”號郵輪,首次在春節假期推出7條以“守年”為主題的郵輪一起出海,在郵輪“母港航程”上過年。國內興起的“反向春游”、“反向團圓”,家長和孩子齊聚一堂過年,也在廈門受到歡迎。全市軌道交通系統3000多名職工繼續奮戰在地鐵建設第一線,在業主和項目單位的帶領下,統一邀請并安排員工家屬來廈門一起過年。除夕夜,廈門大學三個校區共舉辦年夜飯170余場,留校師生及前來探望的家屬1200余人。分享一起的時間。
(六)度假休閑成為常態,生態效益共建共享。城市休閑旅游、鄉村體驗旅游受到越來越多市民和游客的青睞。一家人賞花賞園、體驗田園生活,成為春節假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春節期間,“逛公園、走福路”已成為福州假期休閑旅游的常態。左海公園、西湖公園舉辦2019年春節花展,節日期間累計游客達20萬人次以上;南平市延平區下島鎮城園村的臘梅花香四溢,成為廣大市民親友聚會的場所;寧德、壽寧數千畝櫻花盛開,吸引大批游客賞花;泉州濱海公園有一片盛開的冰島罌粟花海,不少游客賞花拍照;廈門園林植物園舉辦集海新年花卉展,7天共接待游客12.88萬人次。全省鄉村休閑旅游點吸引了眾多游客。鄉村的生態環境、民俗活動、特色美食成為游客關注的焦點。新洛培協富龍海鄉、連城星光生態旅游區、蘭博園等鄉村旅游點春節開局良好,吃住供不應求; “趣味嘉年華”“趣味燈謎”活動,翔安竹小匯生態農場舉辦第二屆農味運動會,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前來體驗;三明建寧采摘游、清流賞花游、大田賞花。賞花旅游吸引了附近的游客帶著家人、郊游。大田桃園的《龍珠歡樂》新穎、吸睛。
2、節假日工作安排
(一)強化安全“紅線”意識。 1月21日,副省長楊先進在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終把安全抓緊,完善工作機制,采取有效措施,讓游客放心。 、舒適、安全。祝您去福建旅游愉快,度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假期。史建平書記、吳顯德主任利用黨組會議和科務會議進行專題部署,要求全部門不斷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確保文化旅游市場穩定有序。發布《關于推進“兩節”“兩會”期間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生產的通知》,出臺《福建省公民出境旅游安全小規模協調機制》《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災害性天氣旅游安全風險《工作通知》完善應急預案。史建平書記、吳顯德主任等部門領導多次檢查節前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和文化和旅游產品供應情況。
(二)加強市場綜合監管。繼續落實以“放心游福建”服務承諾為核心的綜合服務監管機制,組織開展“涉賭網絡游戲”“網絡演出”等十余起文化市場整頓行動“三非法”外國人特殊待遇。重點打擊文化旅游場所黃賭毒、“戲霸”、“黑社會”、“黑社會”等違法經營行為。繼續開展暗訪檢查和亮劍一號行動、亮劍二號行動“不合理低價游”等一系列綜合整治專項行動。 10個省級部門加入“一日受理旅游投訴、七日處理”的服務承諾,在全省打造“放心、舒心、有愛”的優質旅游環境。
(三)加強文化旅游產品供給。春節期間,專門開展“文化旅游惠民”活動,組織安排了數百場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文化展覽、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及137個旅游景點的門票優惠。全年新增A級旅游景區61個,其中4A級旅游景區4個。松毛嶺戰場遺址、古田紅軍城等7個紅色旅游景區進入A級旅游景區行列。建成休閑集鎮96個、旅游村778個。推出貴安溫泉房車露營公園等18個自駕房車露營地,漳浦火山島露營公園等11個省級露營公園,建寧貢蓮小鎮等14個省級健康旅游休閑基地,建甌市曉松等10個省級體育休閑基地包括鎮湖頭村體育旅游休閑基地。推進我省第一批10個文物示范村鎮,包括永春縣五里街鎮、平南縣績下村、武夷山市五福鎮等。
(四)加強公共服務改善。 “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印發,全年新建旅游廁所773座,完成年度計劃的105.60%。全年完成6個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建設,完成26個景區234塊招牌建設,完成武夷山、永泰青云山高速公路服務區2個旅游休閑站建設。編制《福建省智慧旅游發展規劃》,出臺智慧景區、智慧酒店分類和評估標準,并開展第一批試點評估。 “福建省文化廳人民舞臺”堅持每周末開展一場惠民文藝演出,7個單位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五)強化執勤應急處置。重新制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辦公室值班制度》,進一步明確值班人員職責、應急處置程序等,部門專門制定了《春節假期值班安排表》,實施實行24小時值班值班、處級干部領導、廳級領導領導制度,強化值班應急處置工作,及時解決游客直接撥打值班電話或通過12315、12301投訴確保“放心游福建”服務承諾的正常運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