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一陣東風,吹醒新中國的一池春水。東風下,經濟駛入快車道,生態換上新引擎,科技提起加速度,人民對生活美好的向往日益增長。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三中全會中提出“堅持守正創新,既要有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鑒定“四個自信”不動搖,又要有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推動改革不斷取得突破。”為我們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給出了重要的指導,以守正創新之筆繪全面深化改革藍圖既要做到堅定原則,又要不忘創新和攻堅。
堅定原則打好守正創新之基,揚全面深化改革之帆。“道不變,志不改”要求我們在四項基本原則指導下,堅守正道,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四個自信”的指導下讓我們既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國內環境中保持清醒頭腦,堅持正確的方向不動搖,又能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創新機,擔新責,做新績,煥新生。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沿著正確方向推動改革創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才得以實現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許多領域才得以實現歷史性變革,激發出前所未有的潛力。
攻堅克難凝聚守正創新之魂,啟全面深化改革之航。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一些矛盾更加尖銳復雜,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當制約國家發展的技術難題出現“卡脖子”、“認老大”時,一批批技術人才,將攻堅克難這把寶劍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披荊斬棘,把握自己的命運。回首歷史長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一大批矢志進取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在各個時期中,攻堅克難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智者因時而變,明者隨時而制”,守正創新是黨的事業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國家發展的必要方向,堅持守正,創新才有方向和依歸,不斷創新,守正才有活力和基礎。以守正創新之筆,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繪就全面深化改革藍圖,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敦仁街道 熊若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