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深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黨的歷史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建黨百年的光輝歷程中,基層黨組織不僅是我們黨的根基和戰斗堡壘,更是推動黨的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的重要力量。回顧百年歷史,我們可以從中汲取許多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寶貴經驗啟示,這些經驗和啟示對于我們今天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是堅守黨的領導核心,鑄就基層組織的堅強基石。回顧建黨百年來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基層黨組織始終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我們黨誕生以來,各基層黨組織始終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帶領全國人民浴血奮戰、英勇前行,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團結全國人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引領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取得了許多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基層黨組織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奮勇前進。
二是理論武裝頭腦,筑牢基層黨員的思想防線。建黨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全黨,不斷夯實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基礎。從黨的六大明確黨支部任務是用“共產主義的鼓動和宣傳”團結工農群眾,到延安整風運動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到黨的八大強調基層黨組織要組織黨員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改革開放后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到新時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引導基層黨組織成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三是務實創新服務,踐行基層黨組織的初心使命。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黨聯系群眾的神經末梢。在建黨百年的實踐中,基層黨組織始終堅持面向群眾、服務群眾,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水平。例如,脫貧攻堅期間,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701萬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奔赴一線,846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在抗疫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24.4萬個,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面對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轉變作風、創新方法,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各基層黨組織成員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勇于自我革命,鍛造基層組織的過硬作風。自我革命精神是黨百年奮斗培育的鮮明品格,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組織體系中的最小單元,同樣需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不斷進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基層黨組織從建黨之初的幾十個,發展到新中國成立時19.5萬個,1978年底211.6萬個,2023年6月517.6萬個。不僅數量上增加,黨組織的工作作風和戰斗力也在不斷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調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2016年10月、2019年7月,中央分別召開國有企業、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2015年6月,中央在浙江召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中央組織部先后召開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結合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各領域基層黨建補齊短板、整體提升。新時代我們要注重制度治黨和思想建黨的緊密結合,在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同時,注重激發黨員的內生動力和工作活力,讓每一名黨員都成為一面旗幟、一個標桿。
五是踐行群眾路線,凝聚基層發展的磅礴力量。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必須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只有深入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和迫切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革命戰爭年代,“黨的一切口號、主張、政策,依靠支部才能具體深入到群眾中去”。1925年10月,《組織問題議決案》指出,“現在在群眾中鞏固我們黨的勢力是組織上最重要的問題”。1927年,黨的五大黨章明確,“支部是黨與群眾直接發生關系的組織”。1939年11月,中央作出《關于深入群眾工作的決定》,要求“黨的支部,必須以群眾工作為基本工作,每一支部必須變成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市鎮所有群眾的核心,變成一切群眾運動一切群眾斗爭的宣傳者組織者與領導者”。黨的七大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路線,把密切聯系群眾概括為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強調“支部必須使人民群眾與黨密切結合起來”。黨的八大黨章強調,“黨的基層組織必須把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愛國人民同黨和黨的領導機關密切聯系起來”。改革開放后,我們黨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解決“四風”問題,集中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在聯系服務群眾上多用情,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著力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新時代,各基層黨組織要注重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和服務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巴南區蓮花街道辦事處 曾品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