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烏鎮在哪里?
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具體導航地址為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西柵街道。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小鎮之一、全國美麗小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被譽為“中國最后的水鄉家園”,有著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年的建鎮史。是中國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具有六千年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烏鎮旅游票務信息及實用指南
烏鎮門票:
東柵景區門票110元
西柵景區門票150元
東西柵景區聯票190元
門票折扣政策:
1.免費門票
以下游客可憑有效證件入園
1、國家旅游局頒發的國家導游證(IC卡)和領隊證;
2、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頒發的老干部退休證明;
3、殘疾證(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發)、殘疾軍人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殘疾人人民警察證、殘疾公務員證、殘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證、殘疾人警察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殘疾人警察證、國家機關傷殘工作人員證、因戰因公負傷人員傷殘人員證、傷殘民兵證;
注:以上文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有效。
4、旅行社團隊隨行司機A/A1證,每車1人;
5、1.2米以下兒童;
持以下有效證件到西柵游客服務中心問訊處或東柵游客服務中心導游部辦理相關手續即可入園:
中央新聞辦公室頒發的最新版記者證;
國家旅游局頒發的旅行社經理資格證書(附名片);
2、優惠門票(東門80元/人,西門100元/人,東西聯票135元/人)
購票前請出示以下有效證件
1、老年人優待證或60周歲以上老年人身份證;
2、現役軍人證明、士官退休證明、三名家屬優待證明(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因病軍人遺屬)。
3. 兒童票
1.2m-1.5m,東門55元/人,西門75元/人,東西聯票135元/人
4. 學生票
全日制本科生持學生證,門票東柵55元/人,西柵75元/人,東西聯門135元/人。
烏鎮主要旅游景點介紹
東柵景區于2001年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游覽長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畔水榭、長廊組成。 。項目建成后,面積約1.98平方公里,擁有十余個景點。
西柵風景區位于西大街,毗鄰京杭大運河。有高速公路直通江蘇省蘇州、桐鄉市區,交通便利。與東柵以旅游為主不同,西柵以商務出行、休閑度假為主。面積4.92平方公里,有河流9000多米,古橋72座。河流密度、石橋數量均為中國古鎮之最。明清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西柵老街長1.8公里,河兩岸水榭綿延1.8公里。北部有5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江南百床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專門收藏、展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位于東街210號,又稱趙家堂,面積約1200平方米。收藏并展出明、清、清各代繪畫作品數十幅。現代江南古床精品。第一展廳展出:明代馬蹄大筆筒架床等,采用木架結構,強調家具造型的線性形象;第二展廳展出清代八步千工床,床為黃楊木制成,長217厘米,深366厘米,高292厘米。前后各三疊。耗時3年,千余名工人精心雕刻,故名。
江浙布署,明代稱浙江布署,是烏鎮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政府機構。他的職責包括巡鹽、抓賊,還處理當地訴訟。他俗稱二府。從明嘉靖年間設立到民國初撤銷,歷經數次革命、復辟、數次易址,歷時370余年。
江南民俗博物館展示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烏鎮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季節節日等民俗風情。蠟像打造出一場現場婚禮戲劇。服飾風情館通過實物、蠟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了百多年前江南民間的服飾習俗。節俗館講述了烏鎮人在一年中不同節氣的不同生活習俗,如春節拜年、元宵過橋、清明香市、初一稱重等。夏季,端午節、水龍節、曬蟲節、中原河燈節、中秋節吃粽子。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等,展示了江南水鄉的節慶習俗。婚俗館以結婚禮堂、拜堂為中心,通過新人、媒人、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轎、嫁妝等實物展示婚禮的熱鬧場面。長壽風俗館以老人祝壽為主題,展示館內吉祥場景以及字畫、長壽橫幅、長壽桃子、長壽面條等生日用品。
江南木雕陳列館原為東柵徐氏宅邸,又名百花堂。以其精美的木雕而聞名。正房側室陳列著精美的中國古代木雕。木雕素材豐富,有“八仙渡海”、“郭子儀慶生”等民間傳說,“釣魚”、“斗蟋蟀”、“敲鑼打鼓”等生活場景等。以及“龍鳳呈祥”、“松鼠吃葡萄”、“梅蘭竹菊”等傳統圖案,描繪了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
于六良錢幣博物館 于六良,烏鎮人,是一位錢幣收藏大師。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鑒賞與收藏》、《錢幣》、《錢幣談》、《錢幣大綱》、《世界流通錢幣》等學術專著十余部。 40年歷史,擁有來自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0多種錢幣,包括金、銀、銅、鐵、錫、鋁、鉛、銻等材質的金屬貨幣、紙幣、錢幣等、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從夏商一直到近代。
文昌閣是知知書院前河港上的一座亭子,名文昌閣。書院與亭之間有一條狹窄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來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仆人陪同,乘船而行。船停泊在你的碼頭。書生上了樓,仆人們則坐在過道兩側的長凳上等待著。
修真寺,在烏鎮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東明在此定居,得道,創立“修道觀”。與蘇州玄妙觀、濮院祥云寺并稱江南寺三大道,地位極高。秀真寺共有三個入口。第一進是山門,第二進是東岳殿,第三進是玉皇閣。兩側有閻王、文帥、財神等十座配殿。山門前的廣場寬闊、寬敞。山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個非常大的算盤,下面寫著一副對聯:“人有千算,神有一算”,很有警示意義。
茅盾故居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浉河東側觀前街17號。為坐北朝南的四開間、兩進二層木結構建筑,總面積約450平方米。分東、西兩部分,由茅盾曾祖父分兩部分購買。包括臥室、書房、餐廳等,家具和布局仍保留茅盾居住時的樣子。
古戲臺修真殿是道教宮觀的輔助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與秀真寺一樣,屢遭破壞。現存建筑于1919年重修,面積204平方米。北隔觀前街與秀真寺相望,南臨東石河,東臨興化橋。平臺有兩層,屋頂為山形。底層以磚石圍成,有側門、前門。側門通向河港。底層后面有一個小樓梯通向陽臺,也可以從河港通過翻板門下到船上。陽臺分為兩部分:后面部分是更衣室;后面部分是更衣室。前面是舞臺,面向廣場。
匯源當鋪位于應家橋與南華橋之間,門面五開間,樓上樓下,柜臺高1.8米。據《武清鎮志》記載,烏鎮最多有當鋪13家。到1931年,只剩下匯源黨還在支持。當鋪四周都是高墻,外墻腳用人頭高的石條砌成,讓盜賊無法翻墻挖洞。還有一座比屋頂還高的瞭望塔,日夜都有人瞭望。門是用不易著火的厚銀杏木制成的,上面覆蓋著鐵皮。里面有堅固的門鎖和地板鎖。進入皇堂,是為了表示忠誠,驅邪。東臺即店堂,是收取、交換質押物的交易場所。它有一個高柜臺和木柵欄。拿著物品的人將物品交了出去,并讓侍從居高臨下地喊價格,讓他處于劣勢。后埭是倉庫。為了防止火災,傣族和傣族的建筑物并不相連。院內放置七個裝滿水的石缸,稱為“太平缸”。匯源當鋪是道光年間徐東浩九世孫徐煥藻(明祥)創辦的。
木心美術館歷時4年建成,由木心的學生、畫家陳丹青擔任館長。美術館展示了木心不同時期的繪畫和手稿,還有一個小型的影視博物館。木心去世后,留下了六百多幅畫作和數千篇文學手稿。經過精心挑選,展出了約100幅繪畫作品和約50幅手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