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學生時代曾讀過《公義休不受魚》的故事,公儀休是魯國的相國,他很喜歡吃魚,整個魯國的人都想用魚賄賂他,但他一次也沒有接受。他的弟子勸他:“先生你不是很喜歡吃魚嗎?為什么不接受呢?”公儀休答道:“正是因為我喜歡吃魚,我才不接受別人送的魚。如果接受了別人的魚,就要為別人辦事,就不免要枉法,枉法了,就沒有相國當了。如果不做相國了,即使我喜歡吃魚,別人也不會送魚給我,我也沒有了薪水可以買魚吃。所以我不接受別人的魚,就可以長久地當相國,就能用薪水長期地買魚給自己吃。”
這則春秋時期發生的故事雖然離我們很遠了,但仍然有強的現實意義。公儀休無疑是很清醒的,他愛吃魚,可不受魚。這種正確的思維方式保證了他清廉為官,值得稱贊。同時也警醒我們不要為了一時的蠅頭小利而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新人,我來到水務局的第一課就是黨紀學習教育。今年7月,局黨委召開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局黨委書記、局長李進前同志著重強調要我們做到“四嚴”:一要堅守“嚴”的方向,始終將政治建設牢記于心;二要保持“嚴”的定力,始終將遵規守紀挺立于前;三要突出“嚴”的重點,始終將作風建設緊抓于手;四要夯實“嚴”的保障,始終將責任落實力扛于肩。讓我鼓足了小干部干大事的“豪氣”、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勇氣”、堅定表揚干事的“志氣”、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氣”,堅定信念,堅守普通崗位干事創業。
我到單位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見證了很多我們水務人廉潔自律、開拓創新的新故事。比如:在處理水務工程項目時,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完成,不僅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進行管理,還主動作為發揮牽頭作用積極解決施工中的難點和堵點;又比如:我們水務人,不僅不辭辛勞地深入各個湖泊港渠全線摸排,清理垃圾,還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宣傳活動提升全民共治共享的水務理念。我們深深的知道,水質安全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我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和警惕性,確保兜牢水資源安全底線。這種對職責的忠誠和對原則的堅守,正是我們水務人廉潔品質的生動體現。還比如:雖然防汛抗旱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但無論是一線的巡堤查險、排漬防澇,還是后方的全天值班、物資保障,都做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大家在烈日下揮漢如雨,在暴雨中濕透衣背,在半夜里值班守候,這無不顯示了我們水務人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優良品格和堅強實力。
清廉機關的建設,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它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更要主動傳播廉潔文化,讓這股清風吹遍每一個角落。我們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周圍的人,讓廉潔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風尚。
愿我們勇于開拓創新,讓工作更加高效、更加科學,不僅為人民群眾守牢水務安全底線,更是讓兩岸和湖泊成為城市中最亮麗的風景線。愿我們漢陽水務和湖泊局,在廉潔自律的航道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讓每一滴清水都映照出我們清廉的品格,讓每一片湖泊都見證我們對原則的堅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