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基層黨組織在進行社區治理的過程中,需要立足社區治理的新要求、新目標,發揮積極作用,找到新路徑、新方法,用實干和擔當逐一破解治理難題,回應群眾所需,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一要強化組織建設。堅持黨建統領,筑牢社區服務基石。提高社區效能的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要在建強組織、完善機制、強化服務等方面下功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綜合體系,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健全社區黨組織框架,為社區治理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落實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制度機制。在推進社區治理中,社區黨委要聯系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構建緊密的黨群關系,要讓黨建始終扎根于群眾,抓住社區居民關心的事情,應對社區治理的難點問題,實現與居民之間更為順暢的互動,讓群眾的生活更美好。
二要深化群眾服務。主動回應需求,適應群眾生活需要。社區黨委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服務群眾工作。在服務內容上,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推動社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在服務主體上,引導市場力量,更好發揮作用,構建多方參與格局。在服務形式上,完善“1 3 N”網格化服務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健全群眾對社區服務的滿意調查評估制度,促使社區服務更精準地適應群眾需要,實現便民化、惠民化,在“潤物細無聲”中溫潤群眾心靈。
三要優化社區發展。突出重難點,補齊社區服務短板。要補齊公益性、基礎社區服務短板,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和普惠托育服務,擴大群眾家門口的公益性、基礎服務供給。要發展高品質生活服務,發展社區教育、健康、文化、體育等社區服務,構建15分鐘生活圈。要關注特殊困難人群的日常需求,持續打造特色社區,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堅持質量和數量并舉,打造布局合理、業態齊全、智慧便捷、商居和諧的便民生活圈,能給群眾提供更加周全和便捷的服務。
通過“三舉措”,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打通黨群服務“最后一公里”,持續擦亮社區的“幸福底色”,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蓮花街道辦事處 王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