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的“扭住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猶如一盞明燈,為基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這不僅是對福建發展的殷切期望,更是對鄉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指引,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在鄉村治理的實踐中,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浙江安吉,通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鄉村環境整治。基層干部帶領村民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廁所改造等工作,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同時,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等產業,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還有廣西恭城,以沼氣建設為紐帶,探索出一條“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基層組織積極推廣沼氣技術,引導農民發展生態農業,既解決了農村能源問題,又減少了環境污染,還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如今的恭城,山清水秀、生態宜居,農民生活富足。
鄉村治理,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在基層工作中,我們看到許多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一方面,基層干部積極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修路、通水、通電、通網,為鄉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農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農產品的運輸也更加順暢,這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也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另一方面,基層組織注重鄉村文化建設。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傳統節日慶典、文藝演出等,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挖掘鄉村傳統文化,保護歷史遺跡和民俗風情,讓鄉村文化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活力。鄉村文化的繁榮,不僅增強了農民的文化自信,也為鄉村治理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然而,鄉村治理在基層工作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人才短缺是一個突出問題。鄉村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這制約了鄉村治理的水平和鄉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資金投入不足也是一個難題。鄉村治理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環境整治等方面。但由于鄉村經濟相對薄弱,資金來源有限,往往難以滿足鄉村治理的需求。
為了更好地推進鄉村治理,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大學生、退伍軍人等人才到鄉村創業就業,為鄉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加強對鄉村干部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二是加大資金投入。政府應加大對鄉村治理的財政支持力度,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建設,形成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三是創新治理模式。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讓農民真正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 鄉村治理”模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鄉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鄉村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在基層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鄉村善治,共筑鄉村振興之路。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建設美麗宜居的鄉村而努力奮斗!
(龍潭鎮 沈占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