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程小丹 文/圖
東方市八所鎮居龍村衛生室位于該村委會附近,衛生室內設有藥房、就診室、輸液處等,往日里村民感冒發燒會第一時間往這里來。多年來,衛生室的醫護人員從最初的一人增加到兩名。符啟芬是最早到崗的那個。她是本村人,在這間衛生室一待就是24年。
從22歲的桃李年華到如今的46歲,符啟芬在這間衛生室傾注了自己大半青春。她從小在村子里長大,中專畢業后選擇回村里當鄉醫。她對這里的一草一木十分熟悉,對村民懷有深深的感情,“他們需要我。”
“幸好有你在這里啊!”
一個藥箱、一只聽診器幾乎是符啟芬進村走訪的全部設備,主要是為村民送藥,量血壓、血糖等。24年來,符啟芬堅守鄉村醫療一線,用雙腳丈量村莊的每一寸土地。一身白大褂,或挎著藥箱或背著雙肩包的身影,成為村子里一道獨特的美景線。

符啟芬在八所鎮居龍村衛生室工作。
“幸好有你在這里啊!”近日,符啟芬到村子里的陳阿婆家幫其測量血壓,陳阿婆今年70多歲了,患有青光眼,走路不便。符啟芬便上門為其送藥、進行常規檢查。看到符啟芬為自己如此奔波,她滿懷感激,不由地說出這一句話。
其實,早在10多年前,就有不少村民曾對符啟芬說過這句話,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她選擇留在了村子的衛生室,一待就是24年。曾經,她也想著走出村子,走上鄉鎮、市區,先后有兩次參加衛生院考試機會,也為此準備了許久。但每每聽到這句話、又想起村民的殷切的眼神,符啟芬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大家需要我,我便留了下來。”
居龍村有人口1480戶3571人,高齡老人有近300人,高血壓患者98人,糖尿病患者57人。在日常上班空閑時間,符啟芬會反復查看村民最新的隨訪記錄,針對村中出門不便的老人,符啟芬還會增加上門隨訪次數,為他們測量血壓、血糖等身體指標,并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指導建議。
對許多村民而言,符啟芬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想讓村民在家門口解決看病問題
“阿蘭呀,你侄子額頭有點燙,可能是發燒了。”
“三叔別急,先測量體溫,如果體溫過高,你就再打電話來,我就過去看看。”
這是符啟芬和村民的日常電話對話,對話時間常常發生在夜間,有時甚至是半夜。對她而言,早已習以為常了。阿蘭是符啟芬的小名,相熟的人都喜歡這么稱呼她。無論多晚,但凡村民有需要,她都會隨叫隨到。
上午9點開始,是八所鎮居龍村衛生室最為忙碌時,符啟芬和同事有條不紊地進行患者診斷、書寫醫囑、開藥。在她看來,能幫助村民,再忙也值得。在她心中,還深藏一個愿望,“讓村民能在家門口解決看病問題。”

符啟芬在八所鎮居龍村衛生室工作。
“我要不斷自我提升,才能更好為村民服務。”衛校畢業的符啟芬在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不斷自我“充電”,自考讀了大學,學習醫學護理技能,還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提升業務技能,先后考取鄉村醫生證書、鄉村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她說,要用自己所學,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忙碌之余,得知周邊的衛生室需要有人協助時,符啟芬會主動請纓,和大家一起完成工作任務,這讓她得到了不少同事的認可。如今,作為村民健康的“守護者”,符啟芬希望能持續堅守在村醫崗位上,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診療技術,不辜負村民的期望和信任,為村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符啟芬在八所鎮居龍村衛生室工作。
“24年相處下來,不想走了。我了解村民身體狀況,和他們有了深厚感情。我會在這個崗位一直堅持下去,也希望自己能為村民們帶來更好、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符啟芬說。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林靖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