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44小時內四連發的壯舉令人稱道,中國航天近期也展示了密集發射的能力,10月10日到10月23日不到兩周的時間里,連續完成了五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歷史上的第538-542次發射。
關鍵是,不同于SpaceX大部分任務都是同樣的星鏈衛星發射,中國航天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火箭、不同的衛星,五次共發射了超過22顆衛星,而且分布在三個不同的發射場。
10月10日21時50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03星。
10月15日19時06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千帆極軌02組衛星,完成一箭18星。
長六改火箭是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也是我國首型固液捆綁中型運載火箭,700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大于4.5噸。
10月16日7時45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十二號05星。
長四丙是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約3噸。
高分十二號05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10月22日8時1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平三號衛星。
長六是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液體運載火箭,這是其第13次執行發射任務。
天平三號衛星主要用于地面雷達設備標校和RCS測量,為地面光學設備成像試驗和低軌空間環境探測監視試驗提供支持,為大氣空間環境測量和軌道預報模型修正提供服務。
10月23日9時09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遙感四十三號03組衛星。
長二丙為兩級狀態火箭,具備一箭一星、一箭多星、星座部署能力,支持串聯、并聯、側掛、組合布局等,本次研制了加長版中心承力筒,側掛方式連接衛星,適應多星發射。
本次任務中,長二丙火箭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應用全新的統型地面測發控設備,設備系統臺套數、占地面積大大減少,通用化率高。
遙感四十三號03組衛星主要用于開展低軌星座系統新技術試驗,但未透露此次包含幾顆衛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10月11日10時39分,我國在東風著陸場成功回收了9月27日發射的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九號衛星。
星上搭載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種載荷、自主可控和新技術驗證試驗載荷、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社會公益和文化創意載荷等回收類載荷,全部順利回收。
另另外,10月22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