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這一就業創業群體規模龐大,青年人才更是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擇業工作,需科學規劃、多方協同、持之以恒,如此方能促使高校畢業生在崗位上綻放光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智慧與力量。
筑牢就業服務“基石”,架起就業信息“通道”。伴隨時代的演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群體不斷擴大,就業創業競爭愈發激烈。相關部門應構建就業需求與管理清單,深入摸排企業各崗位需求以及高校畢業生的專業優勢,為重點行業與重點群體提供就業支撐。依托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優勢,充分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傳播渠道,在高校舉辦政策巡回宣講會與專場招聘活動,做好崗位供需對接與信息共享服務,為高校畢業生拓寬信息獲取途徑與崗位選擇空間,使其在適宜崗位上充分施展專業才能,在不同平臺展現卓越風采。
激活人才智慧“源泉”,滋養經濟發展“沃壤”。近年來,各地紛紛推出人才引進政策,為經濟發展筑牢人才根基。要切實發揮人才的作用,需留住并用好大學生人才,結合當地實際了解崗位需求,實現人才與崗位精準匹配,完善住房、醫療等配套政策,真正做到“廣納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發高素質人才的智慧與動能,讓眾多科技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人才引進后,還應制定相應培訓政策,借助“傳幫帶”等舉措,為人才提供更多基層鍛煉與交流機會,持續激發當地經濟的“自我造血”功能。
瞄準學生就業“難點”,加固理論實踐“支柱”。許多高校畢業生志向高遠,在就業擇業時常常面臨諸多選擇與矛盾。相關部門應與高校協作,在校內開展就業創業講座及培訓,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念,激發扎根基層的守業情懷,鼓勵高校畢業生前往基層鍛煉,磨礪“金剛鉆”,練就硬本領,錘煉堅強意志。加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讓高校學生在畢業前得到充分鍛煉,使他們在融入社會“大熔爐”的過程更加順暢,助力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避免因缺乏經驗和意識而多走彎路。
(重慶市云陽縣耀靈鎮人民政府 田延林 秦銀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