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征程上,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旋律。文昌市近年來致力于打造綠色、智慧、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項目,旨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們需要積極探索政績考核創新路徑,以科學、精準的考核體系,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聚焦“實”字,構建多元評價機制摒棄“唯GDP論”,促進考核體系全面升級,將生態保護、民生改善、創新驅動、風險防范等納入評價體系。通過設立“高質量發展貢獻獎”,鼓勵干部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促進綠色轉型、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展現作為。考核不再是一次性的“年終考”,而是貫穿全年,通過季度評估、半年小結、年度總結,形成動態監測、及時反饋的管理閉環,確保考核結果真實反映工作成效。
二、突出“新”字,強化創新驅動導向為激發創新活力,應創新政績考核辦法,設立“創新驅動指數”,對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研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建設等進行量化考核。同時,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邀請專家團隊對創新項目進行評審,確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專業性。此舉極大調動了干部創新熱情,一批批創新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三、強調“民”字,提升群眾滿意度政績考核的最終落腳點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創新性引入“民生幸福指數”,將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民生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同時,建立“民意直通車”,定期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作為考核的重要參考。通過這一機制,干部會更加關注民生痛點,主動作為,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才能贏得廣泛好評。
四、堅持“嚴”字,確保考核公正透明為確保考核公正,需建立完善嚴格的考核監督機制。一方面,實行“陽光考核”,考核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另一方面,對考核結果進行嚴格把關,對弄虛作假者實行“一票否決”。同時,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直接掛鉤,形成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的雙重機制。
五、深化“改”字,持續優化考核體系政績考核體系的完善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建立長效化機制定期對考核體系進行評估和優化,確保其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通過設立“考核創新實驗室”,鼓勵干部提出改進意見,形成“人人參與、持續改進”的良好氛圍。
六、結語政績考核是指揮棒、風向標。通過構建科學、精準、全面的政績考核體系,有效激發了干部的創新活力和擔當精神,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我們需持續深化政績考核改革,探索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