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觀是對政績的根本觀點和總的看法,是領導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從政行為中的具體體現。正確政績觀是為政之德、從政之道、施政之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面對外部的各種有形、無形的誘惑,作為剛步入為人民服務隊伍中的青年干部更應該樹立正確政績觀,讓服務群眾、得到群眾認可作為自身的政績觀,讓青春之樹在基層生根發芽。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把為民造福放在首位。出自《荀子·王制》的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充分說明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要重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力量,作為青年一代,要時刻牢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做到為人民解憂疑難,為人民排憂解難。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一切工作的準繩,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時刻心懷人民群眾,為造福人民群眾做到義無反顧。
樹立正確政績觀,要把向榜樣學習作為工作的重要部分。青年一代是推動歷史滾滾向前的浪潮兒,正確的價值觀如同盛行風,推動青春之海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奔流不息。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典范、向身邊的典范的學習,這些典范是在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中,不畏艱險,為西藏人民帶來希望與光明,為西藏保障和改善民生傾注了心血的援藏干部、是不怕苦二不怕死,“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的邊疆戰士、是凡以人微光,鑄就了人間大愛的平民英雄等等……青年干部不僅要學習身邊典范,更需要成為時刻為國家的心懷國之者,要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要心懷人民、心懷國家 ,做到絕不負人民的期望。
樹立正確政績觀,要時刻加強自身素質。青年干部要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理論要點,要牢記并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時刻學思踐悟、砥礪奮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用新思想、新方法加強自身素質,同時也要瞄準正確的方向,要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不斷加強自身素質,讓青春之箭,直射正確方向。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同時積極向身邊典范學習作為自身目標之一,用黨的理論武裝頭腦,讓青春之花,綻放的更加光彩奪目,用青春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重慶市云陽縣耀靈鎮人民政府 次旺曲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