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一規劃不僅描繪了未來五年的宏偉藍圖,也為我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經濟發展方面。“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同時,要堅持振興實體經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補齊產業鏈薄弱環節,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
二是改革開放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這些舉措將推動我國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包括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這些舉措將有助于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四是民生福祉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健全國家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總之,“十四五”規劃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我們要全面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涪陵水利局 吳雨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