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首次提出“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要求,并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上進行重申:“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
“三個區分開來”是青年干部選拔任用的“試金石”。更加科學合理的區分標準能夠選拔出真正有擔當、有作為、清正廉潔的好干部,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個區分開來”是青年干部先試先行的“定心丸”。讓干部在改革創新中能夠放下思想包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譬如社會律師在轉為公職律師過程中因缺乏參考案例出現的程序問題,要與公職人員為謀取私利“掛證取酬”區分開來。要消除青年干部的后顧之憂,激發了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活力。
“三個區分開來”是青年干部探索試驗的“保護罩”。有利于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促進上下級之間的團結協作和相互支持。譬如探索鄉村特色農業發展模式時對市場風險把控不足的問題,要與在上級明令禁止下占用耕地進行非農建設的我行我素區分開來。要改變過去那種“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的錯誤觀念,讓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有機會、有舞臺。
“三個區分開來”是青年干部推動發展的“護航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三個區分開來”為那些克己奉公、敢于擔當的青年干部提供了制度保障。譬如為了提升教育質量在推動教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出現的教學秩序問題,要與某些干部為了個人私利違規操作教育資源分配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有助于推動各項改革舉措的順利實施。
總之,“三個區分開來”是正確政績觀的明確體現,是新時代領導干部從政為官的重要準則。青年干部應共同努力,以堅定的信念、務實的行動,推動正確政績觀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楊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