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建漳州市東山縣的谷文昌紀念館,了解谷文昌同志感人事跡,并同谷文昌干部學院教師、學員代表親切交流。從福建到浙江到中南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過谷文昌,還在一篇題為《“潛績”與“顯績”》的文章中,稱贊他“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新時期新征程,廣大青年干部當心中常種“木麻黃”,見賢思齊,銘記谷公精神,學習谷文昌同志做人、為政的品行操守。
破除“只喊不做”心中賊,種下“公仆情懷”木麻黃,既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身為黨員干部,我們要牢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的工作方法。谷文昌曾說“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群眾的眼睛雪亮而清澈,干部說的什么、想的什么、干的什么都如一面明鏡映照在他們心里。“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面對訴求能解決的不拖拉、不能解決的有反饋,用最質樸的方式為百姓謀利、替群眾解憂,才能收獲到好的效果。我們為人民群眾解憂,也當以人民群眾為師。“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基層工作的場景千變萬化,發生問題的聯系千絲萬縷,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學習“四下基層”精神,發揚我黨慣于“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深入群眾,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悟透社情,才能不斷錘煉自己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和能力,真正成為基層工作的“行家里手”。
破除“拈輕怕重”心中賊,種下理想信念“木麻黃”,縱使千難萬險,信念穩固似磐石。新時期、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肩負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任務,面臨著復雜莫測的外部斗爭環境,前行路上不僅風高浪急,甚至常有驚濤駭浪相伴。面對改革發展中的逆境磨難,遇到問題不退縮,甚至逆勢而上,最能體現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谷文昌同志,在無數次與風沙斗爭中總結到“指揮不在第一線,等于空頭指揮”。大災大難是檢驗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時候,也是鍛煉提高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時候,特別是在疫情、火災、洪災等急難險重時刻,黨員干部必須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領起來,昂揚斗爭精神、掌握斗爭本領,不做“紙面功夫”、不發“無意義文件”,第一時間靠前指揮,始終扛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擔當,方能謀出“山河錦繡、國泰民安”的盛世場景。
破除“貪得無厭”心中賊,種下廉潔奉公“木麻黃”,永握紀律戒尺,公私分明守本心。谷文昌在東山主政期間定下“為官兩原則”:“只要對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萬難也要做到;凡是對黨威信有損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在東山期間,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換了幾茬,卻沒有提拔重用一個人;他招收別人進單位,偏偏不安排自己的5個子女入公職;哪怕是一輛自行車,他也不許他們碰一碰,因為它姓“公”。他一生過得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用權以廉、持身以正,谷文昌身上的這種寶貴品質,正是今天各級干部不可缺失的精神鈣質。當代青年作為黨和國家未來的中堅力量,當樹立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敬業觀、忠誠觀,秉持廉潔奉公本色,堅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嚴守清正廉潔的底線,才能不愧于組織的培養、群眾的信任。
(云陽縣渠馬鎮 唐嵩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