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圍繞相關現象展開調查,對“網絡黑話”的傳播方式和治理難點有了進一步發現。中小學生上網,除了學習,玩游戲和看短視頻是大頭,有的電競玩家為配合游戲環節,故意說一些中英混雜的語匯,“芭比Q”“YYDS”等就來源于此,聽得多了,這些網絡黑話自然就入腦入心。有些網絡流行語確實能夠博人一笑,如果將語言僅僅當做一種交流工具,網絡黑話似乎不足為慮。但語言,特別是中國語言,還承載著深層的文化與情感。未成年人正處于求知成長的關鍵時期,規范表達尚未學好,反而滿嘴黑話連篇,長此以往,難保就不會“好好說話”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