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巨變之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這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這一論斷不僅揭示了中國發展的輝煌成就,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偉大事業,離不開堅強的領導核心。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保我們的路走得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75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困苦,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不管亂云飛渡,還是惡浪險灘,黨的堅強領導始終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根本保證。
對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來說,明確并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至關重要。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要求我們在推進各項工作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覺悟,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確保各項工作符合黨的決策部署,不偏離社會主義發展的正確軌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踐行使命任務,把牢政治方向,強化主體責任。改革之路從無坦途,唯有實干才能鑄就輝煌。我們要勇于擔當,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敢于直面問題,通過具體行動來落實改革措施,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同時,改革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或口頭上,更需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對改革任務付諸實踐,通過具體行動來落實改革措施,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同時,在推進改革中要注重科學性、合理性。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遵循客觀規律,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來指導和推動改革進程,以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期成效。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改革春風勁吹不息。黨員干部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力軍,應以“一鼓作氣”的昂揚斗志,點燃心中的改革之火,照亮前行的改革之路。正如歷史所昭示,每一次改革的深化,都是對既有格局的突破,都是對發展瓶頸的跨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重改革的實踐,更要加強黨性教育,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
黨性是黨員、干部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增強黨性,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始終保持共產主義信仰,始終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引導黨員、干部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融入日常、化為習慣。
為了加強黨性教育,各級黨組織要始終把黨性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教育。同時,還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確保他們在工作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此外,思想建設也是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要加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黨性錘煉上,廣大黨員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不斷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
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也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保護線。我們要將黨的紀律和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遵守黨的各項規定和制度。同時,還要注重砥礪作風,樹立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總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征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黨性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