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音
“學生自己帶飯,不能在學校食堂吃,只能蹲在外面吃”。近日,一段網傳視頻顯示,湖南株洲光明學校的帶飯學生,正蹲坐在花壇邊或公告欄下就餐。光明學校后勤負責人解釋稱,此舉是擔心學生交叉感染。株洲市石峰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在食堂吃飯或從家里帶飯。
孩子們蜷縮在室外就餐,不是因為學校硬件條件太差,而是學校管理者的刻意而為。在食堂消費的學生可以坐上餐桌,自己帶飯的學生只得室外用餐,截然不同的就餐待遇,映出學校食堂的難看吃相。
所謂的擔心交叉感染根本站不住腳。難道把自帶飯學生請到室外,就能避免“你吃我的,我吃你的”?那些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學生,就不用擔心交叉感染?學校分明是以食品安全之名,行強買強賣之實;說的是關懷學生冷暖,卻在孩子吃飯這個問題上透著冷漠。
學校把自帶飯學生趕出屋外不是個別現象。今年9月,深圳一學校不少學生未在校內訂購午餐,被要求坐在操場進食;去年9月,深圳另一所學校多名學生冒雨在教室外吃飯,學校給出的理由還是冠冕堂皇的“不許校外食品進校園”。此前這兩家學校也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教育部門表示會敦促學校整改。但各地接二連三曝出類似事件,光敦促顯然不夠。應該出臺相關管理規范,剎住變相逼學生食堂就餐的歪風邪氣。
學校不是商場,教育不是生意,學生的錢更不是學校可以隨意薅的羊毛。如果學生在學校吃自己帶的飯,都要蹲在室外經受風吹日曬雨淋,該校的教育理念實在高不到哪里去。(北京晚報)【編輯:曹子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