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組織能力的必然要求。新形勢下,必須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善治效能。
建強基層組織。做好基層治理這篇大文章,必須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不斷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要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增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力量,推動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局面。要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健全完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引導全體黨員繼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用好黨建述職評議和組織工作巡查等有效措施,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持續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發揮堡壘作用。做好基層治理工作,關鍵需要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聯系群眾的工作優勢,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的“領頭雁”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堅持圍繞群眾轉、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充分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樹牢為民導向。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以群眾需不需要、滿不滿意、支不支持為出發點,著力解決好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要暢通民意表達渠道,用好板凳會、懇談會等議事平臺,掌握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入學等方面存在的真實訴求。要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把群眾“小事”當作“大事”,發揚“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工作作風。要以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所有工作的評價標準,把一張張“民生清單”變為“幸福賬單”,“民生之盼”悄然成為“民生之變”,贏得人民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和擁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