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后繼有力的重大問題。” 據統計,2023年全國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共培訓青年干部超過50萬人次,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完善教育培訓機制,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年輕干部。新形勢下,加強青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既是時代所需,更是發展所盼。
以”知行合一、躬身力行”的教學理念,開啟實踐育人”新模式”。實踐出真知,實干育真才。在江蘇省蘇州市委黨校,創新開展”雙師型”教學模式,組織青年干部跟隨企業家、基層干部”師傅”開展跟崗實踐,讓課堂從”枯燥說教”變為”生動課堂”。在浙江省杭州市,推行”項目工作法”,讓青年干部擔任重點項目”指揮長”,在推進項目建設中鍛煉能力、增長才干。在重慶市渝中區,開設”移動課堂”,組織青年干部深入社區、企業、農村開展實地調研,讓培訓從”書本知識”延伸至”現場體驗”。這些創新實踐,既豐富了教育培訓形式,更提升了培訓實效。
以”立規明矩、常抓不懈”的制度保障,構建長效機制”新體系”。制度建設是根本,機制創新是關鍵。在山東省青島市,建立”1 X”青年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將理論學習、實踐鍛煉、跟蹤考核等有機結合,形成全方位培養格局。在廣東省深圳市,創新實施”菜單式”培訓模式,根據不同崗位、不同層級青年干部的需求,量身定制培訓課程,確保培訓精準有效。在湖北省武漢市,建立健全青年干部”成長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和跟蹤培養,推動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這些制度創新,既為青年干部成長搭建了平臺,更為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
以”標桿引路、示范帶動”的培養理念,營造比學趕超”新風尚”。典型就是旗幟,標桿就是方向。在福建省廈門市,開展”青年干部標兵”評選活動,通過選樹先進典型,激勵青年干部見賢思齊、奮發有為。在四川省成都市,組織開展”青年干部創新創優”大賽,搭建展示才干的平臺,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在陜西省西安市,建立”青年干部導師制”,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擔任培訓導師,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激發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這些創新做法,既樹立了學習標桿,更激發了進取動力。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加強青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就是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創新的理念、更加有效的舉措,推動青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要在實踐中磨礪、在創新中提升、在制度中規范,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干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長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鐘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