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中共中央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后,讓歷史這一面鏡子再次的照耀了現實,讓我們目光聚焦于未來。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便歷經重重困難與挑戰,眾多杰出的領導者懷揣著為人民謀福祉的信念,一步步開辟出了一條堪稱奇跡的“中國式道路”,這條道路上,黨帶領人民克服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既是對心靈的洗禮,更是對使命擔當的鞭策。
于黨史重溫間,磨礪初心之矢,不忘使命擔當。每一次回望黨的光輝歷程,都仿佛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從南湖紅船起航,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新時代的全面建設,每一個重大歷史節點都飽含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偉大付出。他們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為黨的事業披荊斬棘。這一段段激蕩人心的故事,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的征途上,我們不僅要繼承黨的光輝傳統,還要將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貢獻力量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于黨史領悟中,強化四個自信,堅定前行之路。黨的奮斗歷程證明,只有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國家走向繁榮富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我們行動的燈塔,其科學性、真理性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驗證。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保障,其獨特優勢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愈發彰顯。文化自信則讓我們在面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沖擊時,更加從容不迫。在黨史的啟迪下,我們將繼續堅定這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于學思踐悟里,站穩人民立場,踐行服務宗旨。在于學思踐悟的深刻探索中,我們始終堅守人民立場這一根本原則,將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追求。我們深知,只有真正理解和貼近人民,才能制定出符合民意的政策,推動社會進步。因此,我們不斷學習黨的理論,深入思考人民的需求,積極投身實踐,用實際行動踐行服務人民的宗旨。無論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我們都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始終保持與人民的緊密聯系,確保我們的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歷史猶如一本常讀常新的經典教科書,而黨史則是滋養心靈的絕佳營養品,每次研讀都能帶來豐富的收獲。深入探究之下,我們愈發清晰地認識到黨的誕生、新中國的建立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都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贏得的寶貴成果。當我們追溯歷史的長河,更能深刻領悟到在絕境中重生的力量源泉、革命勝利的堅實依靠以及持續前進的必備條件。銘記黨史,傳承紅色精神,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應當肩負的歷史責任。只有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書寫更加輝煌的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