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中提到的“復興之路”展覽,回顧了中華民族從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的偉大歷程,深入解讀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奮斗歷史、當今的輝煌成就和未來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揭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正確道路的重要性以及實現中國夢的時代責任,給新時代青年以深刻啟迪。
銘記往昔歲月長,堅守信念心不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華民族的昨天,是‘雄關漫道真如鐵’。”這句話揭示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苦難與奮斗。鴉片戰爭后,中國飽受外來侵略和屈辱,國家積貧積弱,但中華民族始終不屈。在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奮斗中,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踏上復興之路。歷史如鏡,映照前人的艱辛與智慧。“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回顧歷史,提醒我們民族復興的來之不易,是無數先輩用鮮血與生命鑄就的輝煌。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和搏擊者。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必達彼岸。新時代青年必須認識到,唯有發展壯大,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像不斷攀登的山峰,才能見到更廣闊的風景。
立足現實穩前行,中國特色征途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終于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幾十年探索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富強的康莊大道。它如明燈,照亮了國家前進的方向。盡管前行之路曲折險阻,然其勢不可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歷史的長河中愈加堅韌,展現出蓬勃生命力。新時代青年必須堅定信念,沿著這條道路前行,拒絕形式主義,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為基層發展貢獻力量。青年要明白,務實態度和對真理的追求,才是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唯有如此,才能在中國復興的巨輪上刻下自己的印記,助力國家駛向光輝未來。
擔當使命勇作為,民族復興共鑄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這句話如號角,激勵著新時代青年承擔起偉大使命。民族復興非一人之夢,而是幾代中國人的共同夙愿,亦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期盼。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國家復興大業需要每個公民腳踏實地、共同努力。青年如朝陽,承載著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在通往復興的路上,新時代青年應找到自己的位置,肩負時代責任。盡管前路荊棘密布,但每一步堅實的前行,都是通向輝煌的階梯。偉大的復興夢想,離不開持續不斷的偉大斗爭;唯有積累智慧與經驗,才能在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上繪出更加壯麗的篇章。新時代青年要視使命如生命,視責任如泰山,握緊時代的“接力棒”,跑好民族復興的“接力賽”。唯有奮斗,才能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愿景在每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綻放光輝。
回顧歷史,我們懷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欣慰;立足當下,我們展現著“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堅定;展望未來,我們滿懷“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豪情。新時代青年肩負歷史重任,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決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勇擔民族復興使命,推動共產主義事業薪火相傳,續寫中華民族的輝煌篇章。
(唐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