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煙臺市“講年代故事 倡婚俗新風”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在芝罘區婚姻登記處舉辦。在年代婚俗故事分享會環節,三對不同年齡段的嘉賓分享了各自的婚姻故事和婚戀觀,其中,教師伉儷周清翱和孔凡紅的援藏故事感人至深。

周清翱(中)和孔凡紅(右)分享共同奔赴雪域高原的故事。
從海濱城市煙臺到雪域高原日喀則,煙臺有一對教師伉儷,他們始終如影隨形。夫妻二人不僅將講臺搬到了世界屋脊,更是將“家”也搬到了那里,開啟了“家庭式”援藏之路。他們就是煙臺第十四中學的周清翱老師和煙臺芝罘中學的孔凡紅老師。結婚17年來,他們既是親密無間的愛人,又是志同道合的“戰友”,一直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在周清翱和孔凡紅的相識、相知路上,有個繞不開的關鍵詞:援藏。
2001年,當組織號召教師援藏時,23歲的周清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兩年后歸來,他因工作調動來到煙臺第十四中學,和愛人孔凡紅相識。援藏的這段經歷成了兩人初識的“加分項”,在同事們的撮合下,同是學音樂專業的兩個人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了解,并于2007年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周清翱回憶當年結婚的情景說,“雖然我來自農村,她是芝罘城區人,但我們兩邊父母都很開明,沒什么門第觀念,也沒要啥彩禮、搞什么儀式,我們舉行了神圣而簡約的婚禮,自此便開啟了柴米油鹽的生活?!?/p>
2016年,中央作出了“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的戰略部署,周清翱再次主動請纓奔赴高原。這一年,周清翱已經38歲,是妻子的支持給了他義無反顧的勇氣?!跋啾扔陂T當戶對,我覺得兩個人的價值觀、生活習慣、情感溝通等方面的一致性更為重要?!笨追布t說,愛人連續兩次援藏,對她的觸動很大。作為一名教師,她也想為學生們多做點事,日喀則為她提供了實現她教育理想的機會。
2018年8月,當周清翱下定決心要開啟自己的第三次援藏工作時,孔凡紅毅然決定與愛人同行。不過,這一次她不是一個人。為了全身心投入到援藏工作之中,在充分征求了女兒的意見后,他們決心進行“家庭式”援藏。

周清翱(左)、孔凡紅(右)和女兒在日喀則的合影。
由于高原特殊的氣候條件,孔凡紅和女兒初到西藏就出現了明顯的不適??诖介_裂、流鼻血、皮膚瘙癢成為母女二人的常態,而因缺氧引起的頭痛、失眠等一系列的高原反應,讓母女倆痛苦不堪?!案咴毖鯇⒆拥纳眢w發育也產生了影響,在西藏的四年,孩子的身高、體重都和原來的同學有了明顯的差距?!笨追布t說。但面對一個接一個的困難,周清翱和孔凡紅沒有退縮,他們一路相互扶、迎難而上,并肩奮戰在教育一線。
“‘家庭式’援藏的經歷,是我們共同擁有的寶貴回憶,也是我們家獨有的財富?!敝芮灏空f,遠離家鄉和熟悉的環境,這種相知相守的情感是無可替代的。在他看來,婚姻的本質是兩個人的相互理解和扶持,只有在精神層面上達到高度契合,婚姻關系才能更加穩固和幸福。
“講年代故事 倡婚俗新風”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中共煙臺市委社會工作部、煙臺市民政局主辦,煙臺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煙臺融媒中心承辦,中共芝罘區委宣傳部、中共芝罘區委社會工作部、芝罘區民政局、鳳凰臺街道辦事處協辦。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 孫淑玉 呂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