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0月25日消息,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攀升,高溫天氣已成為許多地區常見的現象。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降溫手段如空調和風扇往往無法滿足需求,尤其是在戶外工作或活動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的可穿戴降溫水凝膠材料,為極端高溫環境下的個人防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這種新型水凝膠材料具有獨特的多級孔結構,通過引入超疏水的氣凝膠顆粒并經過反復凍融操作合成而成。
▲多級孔水凝膠的結構設計及協同作用
它不僅能夠在室溫下保持形狀穩定,還具備良好的柔韌性和剪切能力,使其成為一種理想的可穿戴材料。
更重要的是,這種材料結合了蒸發冷卻和輻射冷卻的雙重功能,在陽光直射下表面溫度可比環境溫度低22.5°C,冷卻時間長達15小時。
該材料的力學性能優良,最薄可以做到僅有2毫米,且所有原料都是工業化商品,制備方法簡單,非常適合大規模生產。
▲大尺寸的多級孔水凝膠展示
它可以與棉織物結合制成背心,在一小時戶外陽光暴曬下比棉背心溫度低2.8°C,且與皮膚間溫度始終維持在36°C。
此外,它還可以用于空間冷卻,在約2小時陽光直射實驗中,用這種材料覆蓋的汽車模型內部最高溫度比無覆蓋和棉布覆蓋的模型分別低32.1°C和21.1°C。在氣溫高達50℃的庫木塔格沙漠,能將68°C的沙子表面溫度降低近30度。
這項研究的成果近期發表于《物質》(Matter)雜志上,標志著我國在極端環境熱防護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未來,這種多級孔水凝膠材料有望廣泛應用于個人穿戴降溫和空間冷卻等領域,為人們在極端高溫環境中提供更加舒適和安全的生活保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