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沒簽勞動合同,又找不到企業負責人,還無法提供務工證據
工作群?聊天記錄助“三無”勞動者打贏維權官司
閱讀提示
一位農民工從事海參養殖工作時沒有把簽訂勞動合同當回事,不料在工作3周后就發生事故受傷。更沒想到的是,還沒出院,他就被“踢”出了用來派活、聯絡的工作群。找不到負責人,也沒有務工證據,他該如何維權?
“以后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維護自己的權益。”經歷過未簽勞動合同、工作3周受傷后被踢出工作群、找不到企業負責人、勞動仲裁因缺乏證據被駁回,小杰悔不當初。近日,一場長達一年多的勞動關系確認糾紛告終。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判決,小杰與大連一養殖企業存在勞動關系,該企業給付拖欠3周的工資4800元。小杰也可據此申請工傷認定。
受傷后被“踢”出工作群
2023年5月29日,小杰經工友介紹到大連市一家海參養殖企業(以下簡稱養殖企業)工作,并與負責人口頭約定:月工資6000元,負責養殖海參、投放餌料、巡圈等工作,平時在工作群里派活。“心里想著遠離城市從事海參養殖,應該沒有什么風險。”小杰表示,對于養殖企業沒有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他并沒有當回事。但令小杰沒想到的是,還不到3周,自己就遭遇了事故。
6月21日下午,小杰和帶班班長駕駛翻斗車作業時,因海參圈土質松軟,翻斗車側翻,導致小杰受傷,全身多處骨折。帶班班長連忙駕車將小杰送到醫院搶救,并墊付了1萬元醫療費。
小杰手術蘇醒后發現,只有他一個人躺在病床上。再聯系工友時對方電話關機,平時派活的微信工作群也將他“踢”了出來。無奈之下,小杰聯系了自己的母親,母親匆匆趕到醫院照顧他。
出院后,小杰想找養殖企業給予自己相應的補償,但卻沒有負責人的聯系方式。隨后,小杰向大連市金普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確認與海參養殖企業存在勞動關系,并要求企業支付自己3周的工資共4800元。
然而,小杰沒有注意保留證據,唯一的工作群也被“踢”了出來,而自己駕駛的翻斗車由于是廠內車也沒有車牌,他在申請勞動仲裁時也無法提供相關證據。2023年10月13日,大連市金普新區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駁回小杰的仲裁請求。
聊天記錄成關鍵證據
“這可咋辦?”陷入困境的小杰一時沒了主意。他的母親關注到有法律援助經常為農民工維權的案例,便決定一試,遂找到北京市盈科(大連)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海,委托其到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起訴。
王金海告訴記者,著手進行調查取證時發現,盡管小杰被養殖企業“踢”出了工作群,但歷史聊天記錄還有保存。聊天記錄顯示,養殖企業法定代表人王某曾在群內發布:“7號到14號圈,今晚每個圈15斤料”,帶班班長回復“收到”。于是,律師便向帶班班長取證,帶班班長在通話中認可養殖企業工作群中的聊天內容,同時再三強調:“我也只是一個打工的,小杰發生事故后,還是我把他送到了醫院,并墊付了1萬元的醫療費。”同時,帶班班長對于小杰在海參圈打工3周、月工資6000元的事實,也予以認可。
隨后,王金海又通過微信聊天記錄聯系到養殖企業負責人王某。經過多次調解,王某同意支付小杰工傷待遇15萬元,但表示“先給5萬元,開庭前再給10萬元”,并讓小杰撤回起訴。
直到開庭前一天,養殖企業承諾的10萬元仍未到賬。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依法傳喚養殖企業,企業卻無法定理由拒不到庭,法院決定依法缺席審理。
勞動者要善于保留證據
法院審理認為,小杰的代理律師向法庭提供的養殖企業微信工作群聊天記錄、與帶班班長的錄音記錄以及與養殖企業負責人達成的和解協議等證據,尤其是養殖企業在調解過程中已經支付的5萬元工傷賠償金,可以構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能夠證明小杰在養殖企業工作,并受該養殖企業管理的事實。
原、被告作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原告的工作受被告工作人員安排與管理,工作內容屬于被告的業務組成部分,因此,原告小杰的主張符合法律規定。
今年9月10日,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小杰自2023年5月29日至2023年6月21 日與養殖企業存在勞動關系,養殖企業應支付小杰3周工資共計4800元。判決生效后,小杰可持判決書到大連市金普新區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局申報工傷,經鑒定傷殘等級后,再向養殖企業主張工傷待遇。雙方未再上訴。
“從事網箱養殖、海參養殖的企業,一般沒有固定辦公場所,人員流動性大,管理松散,容易發生工傷事故。一定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員工繳納社保,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王金海表示,這樣不僅能夠分散用人單位的用工風險,更能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員工及時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
同時,王金海提醒勞動者要善于利用微信證據,對和案件有關的聊天記錄,應當盡可能真實還原、完整提交。訴訟過程中,盡可能豐富證據材料,利用各種交易單據、轉賬憑證與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相互印證,各種證據材料相互支撐,形成系統完善的證據鏈。(本報記者 劉旭)
來源:工人日報【編輯:曹子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