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賈淘文)10月15日,由北京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承辦的第四屆“燕京八絕紅星杯”作品展開幕式暨頒獎儀式,在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曹妃甸實訓基地舉行。
本屆“燕京八絕紅星杯”評選活動,由唐克美、陳麗華、奧巖、文乾剛、李春珂、鐘連盛、孫穎、趙春明、黃雙水、趙斌、周劍石、周尚儀等對工藝美術、宮廷藝術具有卓識建樹的工美大師和業內專家擔當評委。展評活動共收到玉雕作品119件、牙雕4件、景泰藍82件、雕漆39件、金漆鑲嵌59件、花絲鑲嵌70件、刺繡48件、宮毯2件、內畫17件,共計440件作品。此次參評的作品主創人均為各院校在校或畢業一年內的青年學生,旨在鼓勵參賽者在尊重傳統工藝精髓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創造出既符合當代審美又不失傳統韻味的作品,來自全國各地的22所院校積極參賽。經專家組公平公正的評審和論證,并報評審委員會審定,最終確定獲獎結果。本屆“紅星杯”展評活動共產生金獎53項、銀獎65項、銅獎89項、優秀獎230項。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才大穎在致辭中表示,工藝美術是傳統的,更是當代的。雖然傳統技藝是古老的,但假以時日,年輕學子們以造物者與消費者的雙重視角去體味工藝美術的未來,一定會讓傳統技藝的造物表達具有時尚感。以此,讓更多的年輕人不僅僅是喜歡,更是深深地被工藝美術造物所表現出的材料之美、技藝之美、文化之美、造型之美所感動,尤其是被由宮廷藝術層面的、傳統技藝的時尚表達所震撼。“燕京八絕”作為京派宮廷藝術的巔峰,在中國工藝美術領域占有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涌現出了一大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為當代宮廷藝術的傳承表達留下了一大批國家瑰寶級的絕世作品,可謂卓絕千古,艷冠群芳,為傳統技藝的當代表達筑起了幾乎難以逾越的標桿。
才大穎指出,“繼承發展‘燕京八絕’技藝對于年輕的學子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更是畢生追求的目標。”才大穎對廣大年輕學子提出了期望,一定要充分抓住國家對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架構了一個良好生態環境的時代機遇期;一定要充分理解、體會 “第二個”結合的內涵實質,建構、夯實自身的人文底蘊,擁抱創意與科技,不斷地汲取來自西方與古人的文化,結合時代積淀成長,創新傳承,以滿足時代需求的作品或產品推動傳統技藝的當代表達。
據了解,“燕京八絕紅星杯”不僅為廣大青年學子打造了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更為他們構建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活動中,來自全國10余個省市的手工藝大師、非遺傳承人及新興設計師齊聚一堂,分享經驗,探討技藝,共同促進“燕京八絕”乃至整個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繁榮發展。后續,活動組委會還將整理獲獎作品編排成冊,同時在線上進行展示,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燕京八絕”精美絕倫的藝術魅力,不斷增強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和保護意識。
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曹妃甸實訓基地作為北京市首個技工院校外阜實訓基地,建設成果得到了京冀兩地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企業大師的高度贊譽,被譽為全國最高水平的實訓基地。該校依托工美行業雄厚的企業資源和師資隊伍,構建集工藝美術生產經營、學術交流、展覽展示、技藝技能學習、社會培訓、產學研一體化的高標準實訓基地,除了在培養高技能人才方面發揮作用外,學校還將主動參與企業技術革新,積極引進高新技術進課堂,積極組織參加和承辦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展覽展示活動,著力向打造全國工藝美術交流展示的平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窗口、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典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基地建設目標邁進。
據悉,第四屆“燕京八絕紅星杯”作品展,將持續至11月15日,活動地點位于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曹妃甸實訓基地C7實訓樓,歡迎廣大觀眾和業內專家學者前來參觀交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