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文章強調,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迸發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我們應該如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堅定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政治立場,維護國家利益。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時刻關注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和謠言,維護國家形象和社會穩定,堅守國家立場,展現中國青年干部的自信和擔當。
秉持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志向,加強自身學習,提升工作能力。我們要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技能的追求,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和計劃,確保高效完成各項任務。同時,我們還要注重錘煉品德修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敢于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擔當,勇于擔當,積極投身改革實踐。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改革的生力軍。要敢于直面問題、勇于創新突破,努力在各自崗位上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無論是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還是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我們都要發揮聰明才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愛國,國之希望;青年擔當,國必富強。青年一代當厚植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將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