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市武宣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法治對營商環境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積極打出法治服務“組合拳”,以實際舉措護航企業發展,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司法服務,被評為2023年度來賓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匯聚合力為企紓困武宣縣法院加強與各類調解組織的聯動互通,積極構建“法院 N”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模式,形成矛盾糾紛聯調聯處合力,滿足企業各類司法需求。武宣縣一村委會與某礦產公司因道路通行產生糾紛,鎮政府多次組織調解無果。2023年3月22日,村委會向武宣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礦產公司恢復道路給村民使用。案涉道路關乎礦產公司的生產經營,也是村里甘蔗、砂糖橘等農產品的“出路”。2023年3月24日,為妥善化解糾紛,主辦法官羅海明借助多元解紛聯調機制,聯合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和司法所干警共同調解,與當事人反復溝通、釋法明理,最終促使雙方均作出讓步,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糾紛得到圓滿實質化解。根據企業多發案件類型,武宣縣法院不斷優化配置司法資源,組建類案團隊,結合轄區礦山企業情況,掛牌成立“礦山巡回法庭”,為礦區企業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運用“集中管轄 專業化審判”模式,聯合縣司法局、自然資源局、林業局、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局開展涉礦山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生態環境巡查工作,平均每年審結涉礦山糾紛20余件,實現審有所專、調有所能、處有所成。2023年以來,武宣縣法院通過多元解紛機制化解涉企糾紛314件,最大程度滿足企業多層次、多途徑、低成本解紛需求。靶向發力精準護企“真沒想到,我的案件那么快就有了結果。”談起打官司的經歷,武宣一水果批發公司的經理至今還津津樂道。早在2022年7月,水果批發公司就開始向梁某經營的超市供應水果,出于行業交易習慣及對梁某的信任,雙方一直以賒賬的形式進行交易。往常梁某均能依約按時支付貨款。未曾想,2023年,梁某在支付部分貨款后,一直以各種理由拖欠尾款1.8萬余元。今年6月20日,水果批發公司訴至武宣縣法院,尋求法律的幫助。開庭前,主辦法官蒙玉連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在法官的釋法明理下,雙方于6月25日達成調解協議。短短5天時間,糾紛得到化解,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訴訟成本更是降到了最低。速度就是效益,對于企業而言,一旦涉訴,等不起更耗不起。武宣縣法院堅持念好涉企案件“快”字訣,對涉企案件快立、快審、快執,努力提升辦案效率,防止涉訴企業被訴訟活動“拖累”“拖瘦”“拖垮”。同時,積極引導企業通過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線上開庭等智能化服務方式辦理訴訟業務,有效降低企業訴訟成本。毛某向張某經營的租車公司租用一輛轎車,協定日租金300元,沒有協定租期。之后毛某駕駛該車來到武宣縣一家二手車行,以張某之名與二手車行簽訂車輛買賣合同,協定售價9.5萬元。毛某將轎車及車輛行駛證交由車行,車行老板雷某當日付給毛某定金4萬元。張某發現公司轎車出售給二手車行后立即報警。案發后,公安機關追回轎車。“被告人毛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責令毛某退賠被害人雷某經濟損失4萬元……”武宣縣法院審理后,依法作出判決。為了讓企業能夠放心投資、放心進入市場,武宣縣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的懲罰、威懾、預防功能,堅決依法懲處各類危害民營經濟發展、損害企業正常經營的犯罪行為。2022年以來,該院共審結挪用資金、非法經營、合同詐騙、虛開增值稅發票、強迫交易等各類案件30件35人,有力維護了企業資金安全。叩門問需送法進企“目前生產經營情況如何,在發展中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嗎?”“與員工是否存在勞動合同方面的矛盾?”每一次到企業走訪,武宣縣法院干警都會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當下司法需求,并對企業提出的法律問題一一進行解答。為回應企業多元司法需求,武宣縣法院建立送法進企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送法進園區、進企業活動,通過實地走訪,主動了解企業司法需求,搭建與企業良性溝通交流的平臺。積極引導經營主體合法經營、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加強對“涉企合同常見法律風險提示二十條”的宣傳。及時向企業家及企業代表解讀公司法、民法典和勞動合同法等重點法律法規,結合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指出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法律風險并提出防范措施,從而促進企業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風險隱患。2023年以來,該院共開展送法進企及企業走訪調研活動60余場次,惠及20余家企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武宣縣法院將堅持為大局服務,落實落細各項舉措,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以高質量司法服務助力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