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于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明尚西苑6棟的火災引起了全網關注和熱議,也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重視起安全生產問題,引領、策略、監管齊發力,把好安全之“門”,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高位引領壓實責,把好問責之“門”,筑牢“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體系“承重墻”,形成上行下效的優質化氛圍。“生命重于泰山,責任重于泰山。”壓實責任關鍵在于“抓落實”,將“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之墻夯實在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砌牢安全責任體系的一磚一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崗位員工的安全職責,確保責任到人、到崗、到位。將安全生產視為頭等大事,親自部署、親自檢查、親自抓落實。同時,堅決向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亮劍,杜絕一切走馬觀花、浮于表面、“假、大、空”作風,確保每一份安全責任都能有效擔當,共同筑牢安全生產的銅墻鐵壁。
策略多元素質升,把好策略之“門”,筑牢“立志宜思真品格”的素質“擋風墻”,提升因材施教的精細化標準。安全培訓要“定制化”,活動形式要“多元化”,打破傳統“一刀切”的培訓模式,精準施教,實現安全素質從“標準化”向“精細化”轉變。開展互動式安全教育和“主題日”宣傳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實干中深化,使安全理念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將安全教育的觸角延伸到各階段人群,在全社會形成關注安全、學習安全、踐行安全的良好風尚。
科學監管精施策,把好監管之“門”,筑牢“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科技“防火墻”,踐行未雨綢繆的智能化理念。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確保監管手段的科技化升級、監管環節的科學化治理。同時,通過“實時收集、智能分析、高效管理”等多管齊下,建立風險預警的“防火墻”,提前識別威脅安全的潛在“病毒”,打破安全信息差。唯有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確保生產安全無虞。
(綿竹市醫療保障局 朱泓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