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范凌志】10月14日,中不丹簽署《關于加快推進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的消息,再次讓這個南邊的“小外國”喜馬拉雅山腳引起公眾關注——不丹人如何看待兩國當前和未來的關系?遺憾的是,連日來收到《環球時報》采訪邀請的不丹人幾乎全部謝絕。常年生活在南亞的尼泊爾華僑華人聯誼會會長金曉東解釋道:“他們都說不懂,但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怕自己的想法被人看到。”印度,這將產生不利影響。”一些接受采訪的中國學者客觀分析了不丹對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主要鄰國的態度變化,以及印度未來將如何影響中不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不丹景點信息圖。
“印度的‘擁抱’正變得令人窒息”
不丹旅游經營者凱利從未回復《環球時報》記者發來的微信消息。上次記者聯系他是在一年前。當時已經失業近十個月的凱莉急切地向記者求助:“你能幫我在中國賣手工唐卡嗎?它們非常漂亮。”這樣的情況在疫情期間是很難處理的。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018年,精通中文的凱利成立了一家名為“君子蘭”的國際旅行社。 《環球時報》記者還記得,他當時興奮地希望中國朋友幫助宣傳旅行社。畢竟,根據公開信息,2017年不丹持證中國導游僅有15名。據官方統計,2015年有近萬名中國游客到不丹旅游。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游客來源國在不丹,而且都是高端游客。
去年3月初,不丹首例確診的COVID-19病例是一名訪問不丹的美國游客。隨后,不丹政府禁止外國游客入境,徹底斷絕了像凱利這樣想在旅游業大展身手的不丹人的生計。 《環球時報》記者不丹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已經基本停止更新很長時間了。
“整個南亞的旅游業已暫停。”尼泊爾華僑華人協會會長金曉東從事南亞旅游16年,業務覆蓋南亞多個國家,曾多次前往不丹。在這些從業者看來,部分不丹民眾因旅游業停擺而陷入困境的背后,其實還有更“隱秘”的??原因——這恰恰說明,旅游業是這個國家為數不多的支柱產業之一。被印度控制了。 。
“印度對不丹的控制是全面的。以國防為例,不丹軍隊有很多印度指揮官,邊境巡邏部隊有時也是印度軍隊,甚至連制服都不換。”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據他介紹,許多不丹官員曾在印度學習過。在外交領域也是如此。截至目前,不丹已與印度、歐盟等54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它在紐約和日內瓦設有常駐聯合國代表處,但尚未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的任何一個建立外交關系。 。
張家棟說:“這很奇怪,主要原因是印度的控制。如果不丹與這些大國建交,對印度的意義將徹底改變,因為與常任理事國建交就相當于多了一份安全承諾。”如果不丹向常任理事國抱怨,印度將不可能完全控制甚至吞并這,這絕對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
“一些不丹人覺得來自印度的‘擁抱’正變得令人窒息。”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西藏研究室主任張永攀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國防、能源,還是經貿,不丹都受到印度的嚴格控制。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伙伴。印度對不丹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礦產、機電設備、車輛、蔬菜、塑料等。不丹向印度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硅鐵、白云石、木材、土豆、豆蔻和水果。印度的控制主要體現在能源上,因為不丹是一個“電多油少”的國家。不丹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兩國在電力開發方面合作密切。不丹的大部分財政收入也來自對印度的電力出口。
2017年印度挑起“洞朗對峙”時,《環球時報》記者訪問不丹。從南方重要門戶彭措林往返第二城帕羅時,會經過著名的楚卡水電站。當地導游介紹說,該水電站是不丹歷史上最重要的水電站。建設資金60%由印度援助,另外40%為貸款。自1988年建成以來,不丹獲得了穩定的收入。
然而,“穩定收入”往往在關鍵時刻變成“抵著額頭的槍”。據報道,2013年7月,不丹第二屆國民議會選舉進入第二輪投票。當時的反對黨人民民主黨出人意料地擊敗了執政的繁榮進步黨,并在首輪議會投票中取得領先。事實證明,這與印度政府6月底宣布停止對不丹家用燃氣和柴油的補貼、取消不丹丘卡水電站進口電力的價格補貼有很大關系。印度此舉影響了不丹的財政平衡,并使不丹的燃油價格上漲了一倍。人們非常不滿,這些問題自然成為選舉期間的重大問題。人民民主黨趁機指責繁榮進步黨不顧民生、破壞與印度關系,從而卷土重來贏得選舉。
“從尋求印度援助轉向自身經濟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不丹主要政黨可以說是‘親’印度,但程度不同。”張家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同的是,一些政黨認為“不丹和印度本來是在一起的,聽印度的話沒有問題”。不過,也有政界人士認為,不丹雖然與印度關系不錯,但它畢竟是一個主權國家,自己還是應該有一點獨立性,希望與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更多關系。
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伙伴、捐助國和債權國。據張永攀觀察,現屆不丹政府在處理對印關系方面與前任政府有顯著不同,即從追求印度對不丹的援助關系轉向追求不丹自身的經濟發展。
“2018年洛塔爾·采林就任總理后,其政策思路與前任政府明顯不同,他更加關注不丹自身的經濟發展。”張永攀表示,不丹政府特別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是:高額外債問題和年輕人就業問題。他說,不少不丹民眾認為,不丹經濟落后與印度長期控制有關。民眾對中國的偏好日益明顯,中國為不丹年輕人提供越來越多的商機和學術交流機會。更增加了印度的嫉妒心。受COVID-19疫情影響,印度國內經濟和人民生活出現較大倒退,這也導致印度對不丹的援助大幅減少。
張永攀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如果目前想要繼續與不丹保持密切關系或者走得更近,就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來照顧不丹或者答應不丹的要求。”
不丹是中國的西南鄰國。與中國西藏地區語言、習俗、文化相近,交往歷史悠久。眾所周知,中不丹迄今尚未建交,但一直保持著友好交往。 1971年,不丹投票贊成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此前在不丹采訪時,環球時報記者明顯感受到不丹民眾對中國抱有好感,尤其是年輕人,渴望了解中國。當時,一位曾在中國留學的不丹年輕人表示:“我們非常清楚中國的實力,印度沒有資本與中國競爭。”
金曉東還告訴記者:“不丹人民知道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不丹人愿意去中國學習漢語,因為疫情之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不丹旅游。如果我們面對印度同時,旅行團和中國旅行團相比,不丹旅游經營者肯定更傾向于接待中國游客,因為中國游客的消費能力遠高于南亞其他國家,文化素質也更好比印度人還多。”
不丹人民非常喜歡中國產品。金曉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vivo手機和OPPO手機在國內很受歡迎。不過,由于中國和不丹沒有建交關系,中國商品進入不丹并不容易。 “一般來說,他們都要經過印度,中間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印度將征收非常高的稅收。中國商品原本物美價廉,但被印度人交給不丹后,有些商品的價格甚至會上漲10倍。 “據他了解,他對印度的很多做法都不滿意。丹麥民眾其實感覺很不舒服,但他們沒有辦法說出來,因為不丹比較弱。”
事情似乎正在朝著不丹人民期待的方向發展。正如不丹外長坦迪·多爾吉所說,兩國簽署《關于加快推進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具有歷史意義,是多年共同努力和成果。不丹與中國真誠合作。結果。
2017年中印結束“洞朗對峙”后,關于“不丹對兩大鄰國的態度是否會發生變化”的討論頗多。張家棟認為,雖然印度可以控制和滲透不丹,但不丹畢竟是一個獨立國家,印度也不想在國際上表現出欺凌弱者的形象。
事實上,不丹的變化已經悄然發生。張永攀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07年,不丹和印度簽署了修訂后的同印度友好條約,這實際上是1949年條約的升級版。雖然不丹和印度的地位還沒有完全平等的實現,但不丹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很多不丹旅游業的朋友都期待著與中國建交。”
中國和不丹之間的“邊界”長約500公里,從未正式劃定。 1984年以來,兩國輪流在北京和不丹首都廷布舉行邊界談判。截至2021年7月,雙方已舉行24輪邊界會談和10次邊界問題專家組會議,共同努力早日解決邊界問題。關于簽署《關于加快推進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中方強調,“相信今天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將作出有意義的貢獻”不丹還表示將與中方共同落實諒解備忘錄,堅定不移地推進兩國劃界談判。致力于加強雙邊關系 張永攀認為,中不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對發展雙邊關系、發展和穩定兩國邊境地區具有重要作用。 ”是歷次談判的重要延續,有力推動了中不邊界談判進程。 。
張永攀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2017年入侵中國洞朗地區并挑起對峙,是為了攪亂中不丹之間的關系。洞朗地區西以多卡拉山脊與印度錫金邦接壤,西南以季馬鎮山脈與不丹接壤,南與不丹接壤,東臨亞東河西岸。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在洞朗地區加快加強和鞏固邊境的力度,印度在相關地區進一步挑釁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他認為,在不與印度直接接壤的中不邊境地區,印軍直接干預的可能性較低,但不排除通過挑釁、軍事援助等方式騷擾我實控線地區。
哪些變化將使不丹與中國的關系更加密切?談及這個話題,金曉東透露,不少不丹旅游界的朋友都渴望疫情盡快得到控制,希望與中國建交。張永攀認為,如果中國與不丹建交,中國將能夠快速為不丹產業多元化做出貢獻,也能快速提高近年來基本停滯的不丹水利和能源裝機增速。許多不丹人認為,印度總理莫迪實施的廢鈔運動以及商品和服務稅政策損害了不丹的經濟。”張永攀介紹,能源產業是不丹的第一產業。不丹的發電裝機容量約為1,600兆瓦。全國99%以上的裝機來自水電站,99.97%以上的家庭用上了電。不丹擁有約130萬噸煤炭儲量,但每年開采量很少,全部用于國內消費。
不過,張家棟認為,在談論中不關系時,印度因素不可低估,因為印度控制不丹的成本很低。 “南亞的格局與地理因素有很大關系。不丹和中國被喜馬拉雅山隔開。不丹作為一個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4.9萬的小國,出入境必須經過印度,所以中不丹邊界的劃定最終需要中國的全面完善——印度關系。”
“我認為不丹一些政客所說的外交獨立并不是為了擺脫印度的控制,而是把這種獨立作為確保國家安全的手段。因為不丹沒有能力使用武力來確保自身安全,只能靠國際知名度和國際法下的合法性來保證。”張家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錫金過去在獨立方面做得并不好。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它被視為印度的衛星國或完全被視為印度的衛星國。它一直處于同樣的控制之下,直到1975年被印度吞并并成為印度的錫金邦,“不丹已經吸取了教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