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咀嚼習慣、面部肌肉、牙齦生長等因素,很多人的臉其實有輕微的不對稱,但如果出現明顯不對稱,就要當心了。
不久前,林女士(化名)早晨洗漱時對著鏡子一看嚇了一跳:自己的臉左右大小不一樣,而且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左右臉不對稱、面癱,檢查發現是腫瘤
之前,林女士發覺左邊的嘴角比右邊低,左眼也較難閉合,她起初以為只是過度勞累,并沒有放在心上。但過去了好幾個星期了,情況沒見好,反倒越來越嚴重。林女士趕忙去家附近的醫院,但可能由于病灶較小暫時沒查出來,對癥的藥物和物理治療都不能改善這半邊臉的情況。這兩年來,左半邊臉的癱瘓一直困擾著林女士,甚至她驚恐地發現左耳聽力也越來越差,近期甚至出現了頭暈、天旋地轉的感覺。
顱底增強磁共振檢查為林女士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一顆巨大的腫瘤,從顱內一路長到了耳垂后方,正侵蝕著林女士的面神經,林女士被診斷為面神經瘤。
如此巨大且侵犯范圍廣的腫瘤手術本身難度極大,術后面神經功能、聽覺功能重建的難度更大,當地醫院并沒有完全的把握。林女士經過多方打聽,來到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找到耳及側顱底外科專家蔣驊主任醫師。
蔣驊醫療團隊就林女士的情況進行了細致的檢查和評估。林女士的腫瘤范圍相當大,沿著原來面神經出發,經過顱底、中耳,一路長到臉頰后方的腮腺。
蔣驊告訴林女士,你的癥狀和影像非常符合面神經瘤的典型表現,腫瘤沿著面神經逐漸生長,影響到支配面部表情肌的面神經功能,引起面部表情肌運動障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面癱。另外,腫瘤在中耳內膨脹性生長,壓迫聽小骨和鼓膜,外界聲音無法通過鼓膜和聽小骨傳入內耳,引起傳導性耳聾。
此外,腫瘤壓迫了負責傳導聽覺和位置覺的前庭蝸神經,破壞了耳蝸和半規管周圍的骨質,引起了眩暈,并且隨時可能加重成感音神經性耳聾。而且,面神經瘤從顱內長到臉頰部的腮腺內,也需要一并處理。現有科技條件下無法做到切除腫瘤的同時保留面神經,因此能否在完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盡可能緩解面癱、恢復聽力成為治療的關鍵。
未避免腫瘤繼續發展,手術治療迫在眉睫
林女士住進耳鼻咽喉科病房,經過進一步評估,團隊成員劉驍主治醫師耐心向林女士家屬講解目前病情:檢查發現林女士面神經腫瘤巨大,但幸運的是面神經的主干沒有完全破壞,如腫瘤繼續發展,侵犯到面神經的各個分支,可能就失去了面神經重建的機會。
蔣驊醫療團隊制定了手術計劃:在顱底、乳突、腮腺三個部位同時進行手術,一次性徹底切除腫瘤,并重建面神經的功能。待患者術后恢復幾個月后,再次評估聽力,根據情況進行聽力重建手術。
經過完備的準備,由蔣醫生主刀,進行了手術,完整切除了腫瘤,并將中斷的面神經與舌下神經進行了橋接,一周后林女士恢復良好,達到出院標準。
耳鼻咽喉科醫護團隊跟蹤隨訪林女士的康復過程,術后3個月,林女士再次到蔣驊主任醫師門診時,她的左半邊臉肌肉活動情況明顯改善。同時,蔣驊再次評估了林女士的聽力。結果顯示,腫瘤和手術僅影響了林女士中耳的傳聲功能,對耳蝸和聽神經的功能并沒有造成不可逆損傷。按照原定計劃,醫生為林女士進行了聽力重建手術,成功建立了聲音從鼓膜到聽覺感受器的良好傳導,使林女士的聽力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據了解,目前此類面神經腫瘤切除技術要求高,國內只有少數醫院目前可開展此類手術,浙大二院此類手術的成功開展,能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方案可能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