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高峰時段,長沙猴子石大橋上,車水馬龍。橋面下,每間隔數米,就有信號不斷發射,傳向神秘的白色“蘑菇頭”。
“蘑菇頭”名叫北斗自動化監測站,運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和傾角傳感器等設備,持續監測橋梁的主梁位移和橋墩傾斜。即便只是出現幾毫米的位移、傾斜,“蘑菇頭”也能及時發現并發出預警。
2021年,猴子石大橋曾發生橋墩被船只撞擊事件。當時,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對大橋進行全方位檢測,并采用自主研發的“北斗 安全智能監測預警云平臺”,對橋梁被撞后安全狀態進行不間斷自動化監測。
20個小時之后,被撞橋墩及主梁、伸縮縫等各項監測指標穩定,確定橋梁無失穩及垮塌趨勢,猴子石大橋恢復通行。
“邊坡、橋梁、房屋、水壩等基礎設施,一旦因自然災害或工程質量問題導致垮塌,將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聯智科技董事長劉柳奇介紹,從2015年起,公司專注北斗安全監測技術研發,“北斗 安全智能監測預警云平臺”實現了對基礎設施結構物在線安全預警。
在多個北斗監測點的監測下,2021年9月4日晚,西南地區某高速公路邊坡滑坡前6小時發出一級紅色預警,成功避免人員傷亡;2024年6月27日,常德市桃源縣村民鄧某屋后滑坡裂縫計告警,1戶2人緊急轉移,兩天后山坡發生滑坡……
目前,“北斗 安全智能監測預警云平臺”已在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風力發電、石油管網、礦業、交通、市政、地質災害、應急等行業或領域的1199個結構物上成功應用,布設監測點13702個,完成了2513次安全預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