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王先生反映
去年底,父親去尼泊爾旅游
在海外朋友圈發帖后,
收到中國電信的提醒,話費超過500元。
而回國后
最終,話費高達16000元。
此后,他們一家多次與中國電信交涉。
但雙方始終未能達成協議
而在這期間
這張未付的賬單
每天仍然產生高昂的滯納金
王先生說,去年12月,他68歲的父親去尼泊爾旅行了8天。抵達尼泊爾后,老人在出發前發了一條朋友圈信息,隨后收到了電信公司發來的短信,提醒他話費。已經超過500元了,當老人回到家時,發現最后的賬單高達16000元。
記者隨后核實發現,目前尼泊爾國內手機的電信流量費為每KB一分錢。以此計算,1GB流量的成本確實要花費數萬元。
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這么久,所以根本無法得知老人當時使用了多少數據。客服人員按流量單價計算,并未提供詳細文件。 “在尼泊爾,就是10元、2分錢、4萬億元,按這1.6萬元算,交通大概需要兩到三分鐘。”
那么,為什么在出現高額話費時,中國電信不進一步提醒用戶呢?王先生撥打電信客服電話,對方表示資費沒有上限。
投訴人王先生問:“你們電信有沒有上限,比如要花多少錢才關掉?”
電信客服表示:“這個海外不可用,目前海外也不可用。”
收到高額賬單后,王先生的父親花了5000元聘請律師,與電信公司交涉。電信公司同意給老人20%的折扣,便宜了3000元左右,但雙方未能達成協議。
隨后,王先生再次前往其父親辦理卡的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也驚呆了:“8天就可以用1萬多塊錢了!”當被問及老人為什么不關掉手機漫游時,王先生說:“你不能指望一個年近70歲的老人能自己做這些事,他不會做。”根本就是這樣。”
雙方長達8個月的談判期間,這16000元導致了近9000元的滯納金,這讓王先生無法理解。
王先生說:“滯納金(高利率)的程度超過了高利貸者。”
對此,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滯納金是一種復合盈利模式,但可以協助取消操作。
目前,上海電信已經提出了資費優惠30%、免收滯納金的解決方案,但王先生的家人仍表示無法接受。
據新京報報道,記者向上海電信詢問此事時,被告知在境外使用數據一般會根據當地規定和使用情況產生費用。
據上海電信發給記者的短信顯示,尼泊爾用戶的流量資費為10.24元/MB。這意味著使用1G流量速率需要10485.76元。
上海電信工作人員表示,“尼泊爾屬于物價較高的地區,一般不建議直接使用數據漫游。”
來源丨新聞知乎、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
編輯丨xy校對丨魏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