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刮風下雨,他們每天默默地清掃著街道,保持著城市的整潔。
掃地工作看似簡單,但要把城市打掃干凈并不容易。長年累月的清掃工作,讓環衛工人一手掃地“功夫”爐火純青。他們熟悉每一個角落,知道如何高效地清掃路面,如何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他們熟練的技能和豐富的經驗,就像武俠小說里的“掃地僧”,雖然不引人注目,但卻是真正的高手。
10月26日是環衛工人節,上游新聞為你揭秘“掃地僧”的“十八般武藝”。

“竹掃把”“花掃把”是她的“倚天屠龍”
從事環衛工作已有22年的“重慶最美環衛工人”陳綠群就是一位“掃地僧”。
陳綠群是江北區的一名環衛工人,22年來,一直堅守在一線清掃、沖洗崗位,主要負責紅旗河溝附近路段的道路保潔。
“清掃馬路跟打掃自己家完全不同,首先用的掃把就不一樣?!?/p>
陳綠群介紹,環衛作業常用的掃把有兩種,一種是用竹條編扎而成,被稱為“水掃把”;另一種叫作“花掃把”,最大的特點是在掃帚纏上塑料條,形似拖把。

(陳綠群展示“花掃把”和“水掃把”)
“‘水掃把’上手輕便、清掃面積大,下雨天清掃道路、樹葉都很方便,‘花掃把’主要用來掃路上的灰塵、紙屑,清潔路面全靠它?!?/p>
陳綠群說,清掃道路是環衛工作中最基礎的工作,也是最考“功夫”的,這看似簡單的掃地,背后其實也有不少技巧。
比如落葉季掃地時,要“先打再掃”,即將落葉先集中掃到一堆,再一起清掃;刮大風的時候,要順著風掃,才能防止灰塵亂飛;遇到下雨天,用輕便的“水掃把”清掃效率更高……

陳綠群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起掃地的各種技巧。工作起來的陳綠群神情專注,動作嫻熟,“水掃把”和“花掃把”在她手里翻舞著,如同武俠高手中的“倚天劍”、“屠龍刀,不一會兒,路面就變得干凈整潔。
10分鐘內就能扎好一把新掃帚
要成為一名“掃地僧”,不但要會掃,會扎掃帚也是一門“必修課”。
陳綠群說,從入行起她就開始學習扎掃帚,多年下來,“功力”已是爐火純青,直到現在她清掃使用的都是自己親手扎的掃帚。

“我還參加過比賽,最快的時候10分鐘不到就把掃把扎好了?!标惥G群言語中滿是自豪。
雖然陳綠群說得輕松,但要從一堆散亂的竹枝中,挑出合適的枝條,去除多余的枝頭和樹葉,拼成扇形扎緊,還是很考“功夫”。
為啥掃帚用壞了不直接買新的?
“自己扎的掃把用起順手,扎得更結實用得更久。”
陳綠群告訴記者,由于清掃工作中使用率太頻繁,環衛工人的掃帚磨損率都很高,一年下來用壞的掃帚差不多有30把左右。

陳綠群說,掃把桿一般不會壞,主要是掃帚的枝條容易磨損,如果環衛工人會扎掃帚,就可以自己修補,節約一筆費用。
“一把掃帚,可以節省幾十塊,一年下來,能省不少錢哦?!?/p>
陳綠群笑著說,除了掃帚外,如今環衛工作的“工具”也越來越現代化,比如沖洗馬路時,清掃作業車的加入就讓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從一把掃帚掃一條路到機械化洗掃作業,陳綠群和同事們參與并見證了重慶這座城市越來越美。
“現在大家的環衛意識越來越強了,對我們環衛工也很照顧,江北區環衛所還會開座談會聽我們提建議,平時工作累了也有勞動者港灣可以歇口氣、喝口水?!?/p>
陳綠群說,環衛工作雖然辛苦,但自己干了就一定會干好。把負責的區域整“巴適”,能給大家提供一個舒適整潔的環境,自己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上游新聞記者 王淳 實習生 徐長新
編輯:秦雨責編:張小駒 審核:宋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