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玉米、火紅辣椒、碩大南瓜……楠溪江曬秋作為鄉村季節性農家傳統,在旅游熱潮的大背景下,已成為市民和游客普遍喜愛的本地文化新體驗。11月1日(下周五)開始,楠溪江幾個古村將陸續進入“曬秋”模式,除了往年的林坑古村、蒼坡古村,今年還新增源頭村加入“曬秋”隊伍,將舉行一系列“曬秋”主題特色活動。

“曬秋”是一種傳統的農俗現象,由于平地少,生活在山區的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因此“曬秋”也成了楠溪江秋日的特色風景與爆款活動,也讓楠溪江的古村再度走紅。林坑古村,擁有700多年歷史,是典型的楠溪江山地民居村落,擁有“湮沒深山中的璞玉”之美譽。每當秋風送爽,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村民們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曬秋儀式。曬秋活動從2021年開始,林坑村在“曬秋”生活場景里融入新興業態,吸引了大批游客、攝影師前來打卡拍攝,帶動了周邊民宿、農家樂、農特產品等消費,“曬”出了一條山區古村的共富新路。據統計,三年來,林坑曬秋活動共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為當地創收近3000萬元。

蒼坡古村背依筆架山,面臨楠溪江。古村歷史悠久,仍保留了以“文房四寶”為理念布局建造的宋代建筑,是楠溪江流域最具耕讀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被譽為“千年宋莊”。去年,以“千年宋莊·蒼坡秋收”為主題,蒼坡不僅在古村內植入精美的秋收和曬秋場景元素,還增加了田園間的鄉愁記憶打卡點、新增和招引文旅新業態等,拓展古村和稻田結合的新游線,可謂創新迎接最美秋收。據統計,去年秋收蒼坡村接待游客數3.71萬人次;門票收入20.13萬元,村民農產品和餐飲收入超73萬元,村集體增收6.1萬元。源頭村,位于楠溪江的源頭地帶,依山傍水,環境優越,構成了寫意山水田園村居圖。該村是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水上運輸第一埠,楠溪江古航道的源頭,因此被稱為源頭村。源頭村作為楠溪古韻示范帶的起點,近幾年也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成功打出過一批如花海、舴艋舟、手工素面、老餛飩店等頗具知名度的品牌。同時,在源頭村黨總支書記、共富帶頭人陳小靜的帶領下,整個源頭村基礎設施齊全,也成了游客駐足楠溪江的常選地之一。11月上旬,源頭村的碼頭、溪邊、屋頂等各種場地都會上演各種“曬秋”情景,也會為“花漫源頭”增加濃郁的金秋氛圍。來自上海的游客虞鳴表示,今年如果還有機會,還想再來趟楠溪江。“去年的林坑與蒼坡,讓我印象深刻。以后有機會,希望多多感受這種樸實的民俗文化,還能在楠溪江的‘慢生活’中松弛下來,楠溪江曬秋活動非常適合去去‘班味’。”在今年的“曬秋”活動中,也期待各個村子能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在“曬秋”的潮流下,迸發出新的活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