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唐波
“劉師,今天交接班時發現一具空氣呼吸器漏氣且供氣閥按鈕無法關閉,研究半天,沒搞明白怎么回事。”10月21日,正在省消防救援總隊參加裝備驗收的劉雄軍接到隊友羅政的視頻電話,咨詢空氣呼吸器故障問題。在視頻十分鐘后,劉雄軍便發現了問題所在,立即視頻指導羅政更換減壓器手輪桿處密封圈和供氣閥開關彈片,成功將問題解決。
劉雄軍,中共黨員,2011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望謨華僑西路消防救援站裝備技師,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還獲得全國消防隊伍“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最美勞動者”、貴州省消防總隊第四屆“十大消防衛士”、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隊“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表彰。
身為消防員,同時也是望謨華僑西路消防救援站唯一的裝備技師,除了日常的訓練、救援工作,劉雄軍還要負責裝備器材的維護保養工作。
“士兵的武器是槍,我們的武器是消防器材。”劉雄軍說,如今更多高效、安全的救援裝備不斷更新迭代,來自不同廠家、擁有更多功能的裝備器材都需要鉆研。為了發揮器材裝備的最佳性能,劉雄軍常常在線上購買課程,一邊學習一邊訓練實踐,將各種器材裝備操作及維修技巧熟記于心。他還積極做好傳、幫、帶,把自己所掌握的維修技術傳授給其他同志。
去年以來,劉雄軍為搶險救援器材排除故障50余次,既提高了裝備使用率,也為救援任務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火場就是戰場,災情就是命令。
“作為消防隊員,他總是跑在最前面,無論是執勤備戰,還是站崗執勤、消防知識宣傳,哪里都有他。”望謨華僑西路消防救援站站長朱斌說,無論是在哪個工作崗位,他總能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020年1月25日21時20分,望謨縣王母街道祥樂加油站邊上一家具店著火,火勢緊急。在接到群眾報警,消防站立即派出3車12名指戰員趕赴現場。
7分鐘后,消防員到達著火現場,火勢正在猛烈燃燒中,已經危及到周圍其余店鋪及樓上居民。為了保護加油站和著火樓房后方的冷凍倉庫,指揮員決定內攻滅火,最快把火勢撲滅。
作戰計劃制定完畢后,劉雄軍想都沒想,直接拿起水槍,提起水帶,主動向指揮員請戰,帶領戰友撲入火場,從壓住火勢“拯救”煤氣罐到破拆直擊火源,30多分鐘奮力撲救后,火勢被撲滅,劉雄軍和隊友張東旭累得癱坐在地上。
這樣的經歷,劉雄軍記憶猶新,“每次其實都很危險,都需要小心應對,但遇到災情的時候,只想著抓緊滅火、救人,時間越久造成的損失越大。”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是我最崇高的使命。”劉雄軍說。
據消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參加工作以來,劉雄軍先后參加滅火戰斗240余次,搶險救援戰斗160余次,參加社會救助、扶貧幫困等為民服務活動210余次,營救疏散遇險群眾1500余人,累計保護財產價值達800多萬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