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到3年,中國乘用車基本完成全面電動化”。
這就是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在新品發布會上,做出的最新研判。
基于重大研判和市場需求,寧德時代發布了年度新品:
驍遙超級增·混電池。
顧名思義,這款產品是專門為增程和插混車型打造,續航超400km,補能速度達4C,核心參數對齊純電車。
更罕見的是,這款電池還采用了鈉離子技術,更抗低溫,極寒條件也能放電,東北老鐵也能用。
繼神行超充電池后,萬億寧王再次出手,大電池,小油箱,或許將成為增混(增程和插混)車型新的趨勢。
萬億寧王給過渡產品開專線
寧德時代驍遙電池主要有三個特點:
抗低溫
續航長
補能快
其中抗低溫,是這款電池的最大創新點。
與現有乘用車產品不同的是,驍遙應用了鈉離子技術,讓電池包整體更耐寒。
之所以說“電池包整體”,是因為驍遙的電池包同時集成了鈉電池和鋰電池,其中鈉電池布置在低溫區,電池續航可提升5%。
加入鈉電池后,電量的預測也會更精確,鈉離子可以作為監測尺,輔助標定鋰電池的電量,系統整體控制精度更精確。
但鈉電池的引入,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比如低溫下鈉鋰電池的性能差異。
對此,寧德時代開發了全溫域BMS技術,針對不同化學體系分區管理,解決了電量預測失真、動力性能衰減的問題。
寧德時代表示,得益于鈉電池的引入,驍遙電池可實現-20℃輸出動力強,-30℃可充電,-40℃可放電。
抗寒能力是驍遙電池的最大亮點,除此外,驍遙還延續了乘用車家族產品的共同優點:
長續航和補能快。眾所周知,在混動車上,把純電續航做長并不容易。
增混車型帶來了更長的綜合續航,但也給提高純電續航帶來了先天限制:
塞電池包的空間有限。
寧德時代主要通過三種手段,提高整體續航:
改善電池材料:
采用正極材料表面修飾技術,創新高壓電解液,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層“納米級防護層”,有效減少了活性層的副反應,進一步拓寬電量的使用邊界。
優化離子傳輸效率:
在正極材料中引入高活性激發態粒子,打造鋰離子專用快車道,大幅提升其傳輸效率,使得車輛在虧電狀態下也能維持電力驅動。
用AI手段輔助:
通過SOC全場景高精模型、BMS智能算法,結合海量數據及用戶使用習慣自適應計算,開發高性能BMS精度算法及硬件升級,使得驍遙電池的SOC控制精度提升40%,純電使用率整體提升了10%以上。
再來看補能效率的提高,整體主要是通過優化電池材料:
正極采用快離子導體包覆技術,加快鋰離子傳輸速度,摻雜過渡金屬,增強導體的導電性。
負極結合二代快充石墨和新型納米包覆技術,增強鋰離子的去溶劑化能力,加快離子釋放,減小鋰離子嵌入電極材料的阻力,讓能量傳輸更高效。
電解液方面,寧德時代利用全新配方,降低了電解液粘度,增加鋰離子脫溶劑化能力,顯著提高電導率。
超薄 SEI 膜(電極材料與電解液在固液接觸面反應形成)的優化,也能有效降低阻力,使鋰離子的穿透阻力更小。
總結來看,驍遙電池繼承了寧德時代過去乘用車產品的優點,同時又進行了創新。
那為什么要打造一款混動專用電池?
寧德時代選擇用數據回答。
從整體來看,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連續3個月突破50%,新能源車型已成為市場主流。
而具體到新能源乘用車中,增混車型占了43%,市場龐大。
但現有產品無法滿足很多增混車主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痛點:
出行更傾向用電,燃油保底,但車輛純電續航太短。
充電時間太慢,時間成本高。
復雜工況比如低溫下,電池性能衰減。本就不長的續航甚至打對折,輸出動力也受到影響。
特別是續航問題,根據工信部近九批《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443款增混車型中,有超過25%的車型純電續航低于100公里,100-200km的車型占比為66.82%,僅有7.45%的車型超過200km。
于是寧王出手,把增混車型的純電續航拉到了400km以上,行業認為明年這類增混車就會上市。
所以,驍遙電池的誕生是為回應用戶需求,引領行業趨勢。
不過,寧德時代已經先后推出了麒麟電池和神行電池兩大產品,為什么不能直接拿來放在增混車上呢?
驍遙電池會和現有產品序列沖突嗎?
寧德時代在乘用車的布局
先來了解一下寧德時代過去產品的特點。
寧德時代去年面向高端市場和大眾市場,分別上市了麒麟電池和神行電池。
麒麟電池大家比較熟悉了,以三元鋰材料為主,也就是1年前雷總高呼“100度 寧德時代 三元鋰=十幾萬成本”的那款電池。
電芯散熱材料面積很大,成本確實不抵,一般搭載100度麒麟電池的車輛,往往售價都在30萬及以上。
不過電池參數也不錯,根據不同車型情況,CLTC工況下可實現750km甚至以上的續航。
充電速度為5C,在理想MEGA上最快可實現充電12分鐘,補能500公里。
根據車企需要,麒麟電池又分為長續航、高功率和全能三大系列。
后來隨著全棧800V車型的鋪開,寧德時代又推出了更便宜的超充電池神行電池,采用磷酸鐵鋰材料,可實現4C超充。
今年進一步升級為神行PLUS電池,優化了電芯空間利用率,首創一體式外殼結構,能量密度從140Wh/kg提升至205km/h。
同樣根據不同需求,分為長壽命、超快充、低溫、高溫和全能五大系列,覆蓋-20℃-70℃溫度區間。
由于成本和定位的關系,麒麟電池往往用于純電車型,神行電池則增混車輛和純電車型都上。
因此驍遙的出現,存在著和神行產品沖突的可能。
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實際上驍遙電池有一些技術和神行電池、麒麟電池是通用的,而且驍遙電池抗低溫更好。
其實驍遙的電池包也不僅限于鈉鋰電池混用,也可以選擇用純三元鋰或者純磷酸鐵鋰電芯。
實際上,今年不只是行業龍頭在關心增混車型的電池產品體驗,行業整體都在推動增混車體驗接近純電車。
一些增程車開始以充電快為賣點,比如即將上市的阿維塔07,就特別強調了增程版本的充電速度。
早前上市的一款獵裝車當時更是號稱“充電速度最快的增程車”:
長城旗下的蜂巢能源,今年也推出了800V混動快充電池。
在新能源車成為市場主流的背景下,行業開卷混動車充電速度,當然是為了給廣大增混車主帶來“媲美純電車”的體驗,廣大增混車主更傾向用電。
繼推出神行電池,把超充車型推廣至二十萬級后,作為“基建型”企業的寧王再次出手,劃定了增混車型新的高度:
400km 續航,4C超充速度。
這也必將加快新能源轉化,讓“三年基本全面電動化”的預判在國內乘用車市場早日成為現實。
持此看法的不僅是“萬億寧王”。
新勢力黑馬零跑汽車的掌門人朱江明,此前也做出研判:
三年后,國內純燃油車可能將不存在。
新能源的發展,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迅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