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躬身入局,知重負重,執“忠誠”“奉獻”“實干”之筆,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答卷,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執“忠誠”之筆,砥礪為民之志,“一心一意”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答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百年來,我們黨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錚錚誓言,無論世事滄桑巨變,“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初心使命從未改變。從“把人民群眾裝在心里”的焦裕祿,到“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甘當人民樵夫”的廖俊波、“扶貧之花”黃文秀……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矢志許黨報國,以一片丹心向陽開的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生,詮釋了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追求。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一心一意為人民造福的志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真正成為老百姓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
執“奉獻”之筆,深懷為民之情,“一枝一葉”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答卷。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將是一場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偉大遠征,需要付出艱辛努力。從紅軍時期“自帶干糧去辦公,穿著草鞋干革命”的革命作風,到延安時期“只見公仆不見官”的奇特景象,再到新中國成立后不斷涌現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典型,無不彰顯了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和深厚的為民情懷。踏上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至上”,心懷“國之大者”,念茲在茲,枝葉關情,“俯首甘為孺子牛”,“不辭辛苦出山林”,把豐碑樹立在人民群眾心上。
執“實干”之筆,擔當為民之責,“一朝一夕”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答卷。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對于中國共產黨說,“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學,“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成為我們黨永恒的奮斗目標。無論是“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還是“只要群眾需要,服務就沒有終點”的路生梅,抑或是“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黃大發,他們把守好“人民的心”當作“最大的政治”,把辦好“人民的事”當作“最大的責任”,慎始慎終,善作善成,贏得人民群眾的“好口碑”。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廣大黨員干部要樹立和踐行為民造福的政績觀,以“無我之境界”實現“有我之擔當”,只爭朝夕、時不我待,埋頭苦干、務實作為,讓中國式現代化的“遠景圖”逐漸成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近景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