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金鞭溪,一只獼猴與游客親密接觸。隨著氣溫升高,當地野生獼猴從山里出來與游客親密接觸,看上去十分可愛。吳永兵 攝
三月的鄢陵,近10萬畝桃樹盛開。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咪、通訊員羅英攝影報道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奎
3月20日,在今年首個重大投資項目簽約儀式上,張家界再次簽約文旅產業項目12個,合同金額17.7億元,涵蓋文化旅游、低空飛行、高空飛行等多個產業。結束酒店。
這是旅游業對張家界的巨大信心。
今年1月至2月,張家界文化旅游產業實現“開門紅”。僅武陵源、天門山、大峽谷、貓眼河四大景區就接待游客135.38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38.13%,比2022年增長38.13%。年增長272.43%,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人氣旺盛,旅游市場快速復蘇
賞峰林,游秀水,探奇洞。 3月下旬以來,天氣時晴時雨,讓遠道而來的游客感到驚喜。他們不僅可以感受濃郁的綠意,還可以欣賞武陵源峰林間的薄霧和天門山山頂的滾滾云海。
春分期間,記者在青山綠水環抱的寶峰湖風景區遇到了一個100多人的旅游團。 “從行程安排上來說,張家界是游客必去的地方。”導游張麗霞告訴記者,近一個月來,她已經帶了近10個團去張家界。 “這里的旅游產品優質、豐富,游客的評價都是積極的。”非常好。”
今年是張家界旅游業全面復蘇之年。 1月份以來,張家界通過推進城鄉統籌、景區城市融合、產城融合、旅游城市融合不斷打造旅游亮點,全面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費,快速升溫旅游市場。
2月中旬,張家界迎來了5000余人次的大型旅游團,掀起了春季旅游接待高潮。
3月11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迎來入境旅游恢復以來首個境外旅游團,標志著沉寂三年的入境旅游市場開始復蘇。
與山水旅游復蘇的同時,還有張家界旅游的“夜經濟”。
3月4日,大型歌舞《張家界千古情》恢復演出,“迎國大游行”、“揮手篝火嘉年華”等演藝節目輪番上演,精彩紛呈。
3月8日,全球首部大型實景山水音樂劇《天門狐仙之新劉海砍柴》在天門山峽谷大劇院開啟今年首演。 2000余名游客欣賞了一場浪漫、美麗、精彩的演出。一場視聽盛宴。
左邊有食物,右邊有食物,前后都是人群。 3月19日晚,張家界市后融街夜市擠滿了游客,沉迷于美食,流連于古色古香的風景中。這條去年圍繞旅游消費改造建設的老街,迎來了新的生機。
“無論刮風下雨,夜市的人氣依然不減。”街頭攤主羅恒告訴記者,這個只有四五平方米的攤位,平時一晚的收入就接近2000元。 “大部分顧客都是游客。淡季的張家界旅游并不慢。”
狠狠說話,多措并舉做好旅游營銷
“始終把宣傳營銷作為打磨旅游品牌、開拓旅游市場的有力工具。” 3月10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湖南代表團舉行的第二次網絡視頻采訪中,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洪斌表示,要不斷打造“熱點”、“熱點”、“賣點”,擴大張家界國際朋友圈,讓“國際張”品牌享譽全球。
“熱點”“熱點”“賣點”不斷——
40響迎賓鼓、大碗迎賓酒、12個民俗文化表演舞臺輪流表演、篝火晚會點燃觀眾熱情……3月20日,首屆張家界桑植民俗文化旅游節開幕長達1.8公里的舞臺群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沉浸在民俗文化的海洋中。
3月19日,三千山峰見證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數百對情侶簽署白領聯盟,許下百年承諾。紅色國潮服飾與景區郁郁蔥蔥的綠化相得益彰,并迅速傳播至國內外各大平臺。
3月14日,“張家界元宇宙館”建設藍圖啟動,令人振奮:它將利用元宇宙核心領先技術、數字虛擬人及雙胞胎等數字技術優勢,打造“張家界元宇宙主題館”。 、沉浸式體驗、數字互動、網紅打卡等數字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
“九家章”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2月26日,外交部部長助理、新聞司司長、發言人華春瑩在海外社交平臺通過個人賬號向全球網友推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美景。 “國際張”再次走紅。
3月16日,張家界市政府及企業代表團拜訪泰國旅游局。中泰六家旅行社簽署互運接待游客合作協議。隨后,張家界代表團訪問越南,并敲定4月開通張家界旅游直飛河內、胡志明市的航班。包機計劃一年內吸引30萬名越南游客。此行,代表團還將訪問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力爭重振入境旅游泉水。
張家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近期將在韓國、日本、歐洲等海外市場開展營銷活動,擴大張家界旅游的全球影響力,全力打響海外市場。市場卡。
夯實基礎,讓旅游人才快速回流
3月21日,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清和錦江酒店前廳經理姜朝陽早早上班。這一天他需要接待三支重要的球隊。
隨著旅游市場的復蘇,蔣朝陽在兩個月前收到了前公司的“召回令”。已經轉行其他行業的他很快又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崗位。 “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足以看清情況。”他說,很多以前的同事已經回到工作崗位,酒店里也出現了很多新面孔。 “旅游人才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
張家界因旅游業而繁榮。 2019年,全市旅游業就業人數超過30萬人,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去年年底,張家界宣布2023年為旅游全面復蘇年,并出臺一系列激勵政策,帶動旅游業快速復蘇。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召喚”下,不少旅游行業從業者選擇重返老崗位。大部分因疫情被迫離職的導游,再次舉起“小旗”,帶隊活躍在各大景區。
“我用手機查了一下,存檔了很多資料,補充一下知識。”張家界市香夢旅行社導游秦志本已經轉行做家具銷售。春節旅游的火爆,讓她又回到了旅行社。
她認為,疫情三年來,人們的出行方式、消費習慣、旅游產業格局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導游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知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都充滿了信心十足,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來彌補這三年來的損失。”
旅游業的快速復蘇,促使旅游人才快速回流;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定的人才缺口。
半個月前,張家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接到市旅游協會旅行社分會的舉報。目前,張家界300家旅游相關企業,人才缺口約1萬人。希望通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與市內多所高校開展合作。職業技術學校建立聯系,通過實習、校園招聘、網上招聘等方式解決人才缺口問題。
“通過與學校合作,舉辦旅游專題招聘會,開展旅游技能培訓,人才缺口已逐步解決。”張家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旅游人才的全面到位,張家界旅游將迎來綻放美麗的春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