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旅游攻略分享專家,無論是公眾號、馬蜂窩還是大眾點評,我都寫過很多“城市指南”或者“旅游筆記”。很慚愧,沒有一個是關于我的家鄉(太原)的。的。也許是因為夾雜了太多的情感,總想把最美好的、最完整的家鄉分享給大家,生怕錯過什么……又或許,當我開始認真的描述她的時候,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
是的,太原在我的腦海里應該是熟悉的,有熟悉的小巷,熟悉的街角,熟悉的人,還有熟悉的鄉音。但當有人讓我介紹山西時,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汾河公園、迎澤公園、五臺山、綿山、流鄉、五一廣場……
人們常說,“旅行就是到別人厭倦了生活的地方去尋找新鮮感”。是的,我們一直在尋找詩意和遠方,但我們從未停下腳步去發現和欣賞身邊的一切——別人向往的清新和美好。
所以,今年一有機會回家,我就會把日程排滿。我開始以一個“陌生人”的視角去探索她、了解她、感受她……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太原已經不是我小時候去過的地方了。太原對我來說已經不再熟悉了……
·太原百科
太原,簡稱“bīng”,古稱晉陽,不稱并州、龍城。它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都,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淌,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之稱。
·太原地形?
它三面環山。東邊是太行山余脈——太原東山;西邊是呂梁山脈余脈——太原西山;北邊是呂梁山脈和太行山脈的交匯處——云中山脈和喜洲山脈。南面是汾河沖積扇和太原盆地(晉中平原)。
小時候,叔叔教過我一種快速記憶地形的方法——郭蘭英演唱的《人們都說山西美麗》中有一句歌詞,“左手指太行山,右手指太行山”。到呂梁了。 站在高處,抬頭看看汾河的水流過我的小村莊~”(是不是很容易記住)
·太原歷史名人
太原也是一座人杰地靈的城市,產生了許多歷史名人,其中有唐代政治家狄仁杰、詩人王之渙、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香山居士白居易、《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明清時期道教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先生等...
太原雖然是一座有歷史的古城,但其旅游推介卻不及鄰近的西安。我想這大概和山西人的性格有關吧,山西人淳樸、勤勞、節儉,保守又內向,隨遇而安,不外向,不張揚……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市內的許多歷史遺跡也得到了修復和保護。越來越多的人到山西旅游。尤其是今年國慶節,我在太原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人。以前回家只是為了避開人群,但現在……太原也“淪陷”了(雖然我抱怨,但我還是很為自己感到驕傲)。
· 太原怎么玩
行程
如果時間不夠:太原三天玩得開心,別著急
若國慶、五一:7天可選(太原 大同)
最佳旅行時間
每年夏天都是去山西旅游的最佳季節。我們常說山西冬暖夏涼,“夏涼冬煤”。即使三伏天,也只是“曬”而不是“蒸”。躲在陰涼處很舒服。晚上去汾河散步,很清爽。
運輸
如果你是北京來的朋友,去那里還是很方便的。
自駕:489.7公里,約6小時,過路費約235元
鐵路:高鐵/動車3-4小時200元左右
衣服 衣服
太原早晚溫差較大。即使夏天去,也應該多帶一件外套。氣溫看起來和北京一樣,但是體溫會稍微低2-3度左右。
· 太原及周邊地區必去景點
D.1 山西博物院&晉商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半天)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濱河西路北段13號
門票:免費/需提前三天通過官方微信預約
休館日:每周一、除夕、正月初一
開發時間:9:00-16:00(禁止入場),17:00閉館
入場憑證:身份證、預約碼、健康寶
晉商博物館(原省政府/舊總督府舊址)2小時
地址: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
門票:提前一天通過“晉商博物館”公眾號預約
休館日:每周一(法定節假日除外)
入場憑證:身份證、預約碼、健康寶
尖端:
- “山西博物院”設有電子解說裝置,官方微信也有解說廣播。您可以花時間參觀“晉商博物館”。除了晉商歷史部分外,幾乎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晉商博物館”。
-晉商博物館南門正對“太原美食街”。晚上可以吃太原當地的特色小吃,如“陽記灌腸”、“六味齋”、“去里紅”、“全洼子家”、“雪山冷飲”……
Day2.晉祠公園/晉祠博物館和太原古縣城
太原必去的公園就是晉祠公園(我會專門寫文章詳細介紹)。晉祠公園距離太原市中心約30公里,車程/自駕約30分鐘。停車場很大,很方便。城里還有很多公園。有巴士。
地址: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
門票:晉祠公園免費 / 晉祠博物館需門票
旺季(3月1日-11月30日)100元/人
淡季(12月1日-2月28日)80元/人
開放時間:旺季8:00-18:00,淡季8:30-17:30
入場券:身份證(老人、兒童有優惠)
交通:自駕、公交308、856、804
晉祠公園是古晉王廟,始建于北魏。是后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季羽而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是中國古典園林旅游勝地,擁有數十座古建筑。
游覽完晉祠公園后,可直接轉車前往“太原古縣城”。這兩個景點距離很近。太原古縣城始建于明洪八年(1375年)。經過八年修復,今年(2021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
古縣城內有許多歷史建筑遺跡。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質感良好。沿襲了晉陽古城“城有鳳,鳳在天”的古建筑格局。它像一只鳳凰,頭朝北,尾朝南。 “鳳凰城”自古就有。良好的聲譽是2500年晉陽古城文脈的延續。
古城地址:太原市晉源區晉源北街外環路
門票情況:全天/免費/停車費10元
尖端:
- 晉祠博物館位于晉祠公園內。如果不想快速游覽或者來的機會不多,可以去參觀一下。一定要請導游講解。景區內有身穿紅背心的導游,每次參觀收費(不按人數)200元左右。 (一定要聘請會說普通話的導游)
- 建議下午去太原古縣城。城墻在夕陽的余輝下顯得越來越暗。古縣城晚上還有燈光秀。漫步古城,有“帝都月色燈火通,窄巷香車寶車”的感覺。
第三天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兩座以整座古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之一。平遙古城距太原約100公里,需要一日游。
【關于門票】
古鎮參觀不需要門票,可以免費瀏覽(有的平臺賣門票6元,所以根本不需要門票)。古鎮內有很多景點/博物館需要單獨收費。可購買通票(125元/人); 60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免費; 1.2m以下兒童免費。 (如果時間緊張,不建議購買通票,可以選擇幾個自己特別喜歡的景點參觀)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0月)8:00-18:30
淡季(11 月 - 3 月)8:30 - 18:00
尖端:
- 平遙古城外有很多電瓶車。帶你去古鎮的費用是每人10元(他們通常說步行去那里很方便)。其實游客中心就在南門,停車場步行過去很近。我們六個人被騙了60元(1.2米以下兒童免費)
- 個人覺得市區的面食可以嘗試一下,價格還算合理(當然不在景區的話肯定更便宜)。我推薦面條,剪刀面條......
- 來平遙一定要看《又見平遙》。當地人看完后非常震驚,不過更好的時間段需要提前兩天買票(238元/人)。
第四天 迎澤公園·汾河公園·鐘樓街
來太原,一定要去汾河公園。小時候我們叫它“堰”。汾河建公園之前,只是一條河,沿河種植農作物。小時候,我經常和朋友們來這里探險,發生了很多調皮、好玩的事情。周末的早上,媽媽經常帶我來這里逛早市,每次我都有很多收獲。
在我的記憶深處,“巴彥”變成了“汾河公園”。仿佛在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歸中國的那一年,我們一家人站在江邊的路邊,觀看了一場令我終生難忘的煙花表演……煙花一旦消失,“巴彥”就真的只剩下封印在我的童年里。 “汾河公園”是一段段建成的,那時它才真正成為太原人最引以為豪的公園。
太原汾河公園北起勝利橋上游,南至迎賓橋下游。分布于太原市迎澤、尖草坪、萬柏林區。它是對汾河太原市區河段進行水利治理和綠化美化后形成的。形成的濱水公園全長30多公里。
在汾河公園出現之前,迎澤公園承載了我童年所有的歡樂。對于我們來說,它不僅是一個公園,更是一個游樂園(當然“動物園”現在是“龍潭公園”)
回到太原,我經常去迎澤公園。我發現不再是我熟悉的樣子了,建筑越來越豐富。我好像也找不到游樂場了……現在迎澤公園可以免費參觀了。公園四季都有美麗的景色,但我更喜歡秋天。花園里的樹木都被染紅了,感覺就像置身于油畫之中。
今年,太原柳巷整治,鐘樓街整治。 11號剛剛裝修完畢,本來想去看一看,卻被人潮拒之門外。我只是從遠處拍了一張照片。據說整條街很有民國風格。有機會來太原旅游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里曾經是我們青春里最“非主流”的地方,也是所有女孩子逛街的地方……
Day5.喬家大院
除了晉祠公園和平遙古城,還有來山西不能錯過的“喬家大院”。距離太原約80公里,車程一個多小時。我十幾歲的時候去過一次,印象很模糊。我依稀記得我跟著父母走過了各個庭院。
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的建筑群。其精美的設計、精湛的工藝,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很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故宮有故宮,私宅有喬家”之稱。盛名于三晉,享譽海內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兩部非常著名的影視作品。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電視劇《喬家大院》。
(照片取自劇照)
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喜歡爬山的朋友可以爬西門山(蒙山大佛所在地)、山西綿山(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的發源地)、太行山大觀峽谷(愚公移山的是太行山和王屋山)……
如果自駕的話,也可以繞到大同。不幸的是,我從未去過那里。以后有機會去的話我會給大家一些建議...
這就是我的家鄉——山西太原。這座小城市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我已經長大了,也有了家庭。我離開家已經十多年了。每次回去,我都會為她不斷整修的容貌感到驕傲,但偶爾我也會因此而驕傲。這很奇怪,也很感傷。但是,無論我在哪里,我都會想念她,珍惜她,關心她……因為她記錄了我的童年,見證了我的青春。最重要的是她有我最愛的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