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將為地方和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新機遇、新空間。
綠色轉型,能源先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已出臺了一系列節能降碳的政策文件,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綠色低碳發展和“雙碳”工作作出整體部署。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新能源開發,結合本地資源和電網消納條件,統籌新能源開發布局,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比如“三北”地區,可以依托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集中式開發,東南沿海地區可以向海發展,開發海上風電資源。
綠色轉型,要依靠改革的力量。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傳統生產力和增長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仍然面臨不少挑戰。我們要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更大的改革決心和更實的改革舉措,堅決破除影響高水平保護、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以高水平保護培育綠色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保護綠水青山,需要每個人樹立起發展新理念,需要每位基層干部當好環境保護的宣傳員、先行者和排頭兵,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